四个坝基土样的孔隙率n和细颗粒含量Pc(以质量百分率计)如下,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计算;判别()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管涌。

题目
四个坝基土样的孔隙率n和细颗粒含量Pc(以质量百分率计)如下,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计算;判别()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管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长江堤防地基的地质情况一般是上部为不厚的黏性土,其下为较厚的均匀粉细砂,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问洪水期最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下列哪个选项?()
A.流土 B.管涌 C.液化 D.流砂


答案:A
解析:

第2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流土
B .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坝基渗透变形的表现形式:管涌和()。

A.流土

B.渗漏

C.溃坝


参考答案:A

第4题:

坝基(肩)下的渗透水流,使岩体中的某些颗粒移动或颗粒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坝基的渗透变形的类型主要有( )几种类型。

A.管涌
B.流土
C.接触冲刷
D.接触流失

答案:A,B,C,D
解析:
由于土体颗粒级配和土体结构的不同,渗透变形的形式也不同,可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接触流失四种基本形式。

第5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08),下列(  )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流土
B.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答案:B
解析:

当动水力与砂土的浮重度相等时,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应力)等于零,土颗粒将处于悬浮状态而随水流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为流砂现象。若发生于其它类型土层中,则称流土现象。当水在砂类土中渗流时,土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在动水力作用下,可能通过粗颗粒的孔隙被水流带走,并在粗颗粒之间形成管状孔隙,这种现象称为潜蚀或管涌,也称其为机械潜蚀。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或地层中有承压含水层的场地上,当有水的渗流时,应防止坑底和侧壁土的渗流破坏。土的渗流破坏的形式主要有流土、管涌破坏,以及基底下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层条件下使较薄的上层隔水土层被顶破而产生的突涌破坏。

第6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

A、流土
B、突涌
C、管涌
D、振动液化

答案:A,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1条第1款规定,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第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下列()属于渗透变形。
A.流土 B.管涌 C.流砂 D.振动液化


答案:A,B
解析:

第8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下列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的是( )。

A.流土
B.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答案:B
解析: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附录M及其条文说明,渗透变形的类型有四种,即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

第9题:

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确定坝基渗透变形类型及估算最大允许水力比降值为哪一选项?(  )(安全系数取1.5)
题1表

A、流土型、0、74
B、管涌型、0、58
C、过渡型、0、58
D、过渡型、0、39

答案: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G第G.0.3条规定,土的不均匀系数应采用下式计算:

第10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 A、流土
  • B、鼓胀溃决
  • C、管涌
  •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