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内容的是( )。

题目
不属于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内容的是( )。

A:地形地貌的利用
B:道路交通规划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D:地面排水规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居住区竖向规划应包括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正确的?( )

A.道路控制高程,建筑物限高,绿化布置
B.围墙及保坎布置,地形地貌的利用,建筑物限高
C.地面排水规划,挖填方的位置,绿化布置
D.道路控制高程,地面排水规划,地形地貌的利用

答案:D
解析:
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9.0.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第2题:

居住区竖向规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

A.绿化地带基土层及面层的处理
B.地形地貌的利用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D.地面排水规划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村镇居住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根据村镇总体规划确定居住区用地的空间位置及范围。
(2)根据居住人口数量确定居住区规模、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区内居住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的规模到校,分布位置。
(4)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及其连接方式。
(5)拟定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大小。
(6)拟定绿化用地、老人、儿童活动用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
(7)拟定给排水、煤气、供配电等相关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8)根据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预算、估算。

第4题:

属于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专用标准部分的是( )。

A:《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B:《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C:《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D:《城市岸线规划规范》
E:《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答案:A,B,C,D
解析:

第5题:

居住区竖向规划内容中,下列说法中哪项不妥?( )

A.地形地貌的利用
B.建筑物竖向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D.地面排水规划

答案:B
解析:

第6题:

以下( )项不包括在居住区竖向规划的内容之中。

A.绿化地带基土层及面层的处理
B.地形地貌的利用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D.地面排水规划

答案:A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93,2002年版)第9.0.1条规定,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第7题: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的内容中,下列说法何者不妥?( )

A.地形地貌的利用
B.建筑物竖向高度及基础埋置深度
C.确定道路控制高程
D.地面排水规划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9.0.1条规定,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第8题:

村镇竖向规划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村镇选址时就要分析村镇各项用地高程所构成的地形特点及其利弊,据此确定竖向规划的基本原则。
(2)综合考虑村镇各项用地、各工程设施的控制标高,并使之达到:
①选择村镇竖向布置方式,合理确定标高,使得建筑物、构筑物、室外场地、道路、排水沟、地下管网等的设计标高,以及与铁路、公路和码头等的标高关系,相互衔接,相互协同。尽量保持自然地形,在大的自然地形上创造布置小地形。
②确定场地上方平整方案,选择弃土或取土场地。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挖方和填方力求做到就地,近距离平衡。
③满足村镇道路交通运输的纵坡要求以及各种不同性质道路间的相互衔接。
④有利于排除地面雨雪水,有利干排水管道及各项工程管线的铺设。在有洪水威胁的地区,应能够确保村镇不受洪水的影响和危害。

第9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竖向、管线综合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B.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
C.居住区规划应有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经济指标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
D.采用分散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答案:D
解析:
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增设供热管线。

第10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1)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居住区规划布局;(4)居住区空间环境;(5)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