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

题目
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被试操作心理表象,角度越大,需要的反应时也就越大,这正好符合减法反应时的规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A.0° B.90° C.180° D.270°


正确答案:A

第2题:

库泊的“心理旋转实验”所运用的反应时技术是

A.加因素法
B.减数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法

答案:B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的实验原理。 库泊的心理旋转实验运用的反应时技术是减法反应时技术,实验表明旋转的度数越多反应所用的时间越长,证明了表象的存在。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 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

第3题:

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


正确答案:C

第4题:

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A.60
B.90
C.180
D.240

答案:C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的结果表明,当呈现字母垂直时(0或360),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在其他情况下,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增加,当字母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

第5题:

以下心理学家中,运用减数法证明自己实验的是

A.格林沃尔德
B.汉密尔顿和霍克基
C.库伯和谢波德
D.克拉克和蔡斯

答案:C,D
解析:
减法反应时。 应用减数法的实验主要有:心理旋转。实 7验(库伯和谢波德)、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波斯纳)、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克拉克和蔡斯)。其代表性实验有:字母转换实验(汉密尔顿和霍克基)、内隐联想测验(格林沃尔德)是根据反应时的长短来判断语词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故选择CD。补充:同时每个具体的实验内容都应该掌握,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重要考点。

第6题:

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 )。


答案:可操作性,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7题:

波斯纳(1970)用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他所用的实验是()

A.加法反应时实验
B.减法反应时实验
C.心理物理学实验
D.感觉剥夺实验

答案:B
解析:
反应时。 减法反应时技术(减数法的应用)主要有:库柏的心理旋转实验、波斯纳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加数法的应用:证明加因素法的实验(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证明“开窗实验”的实验(汉密尔顿的和霍克基的字母转换实验)。心理物理学实验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以及信号检测论等。感觉剥夺实验是将被试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心理现象。

第8题:

在心理旋转实验中,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

A、正确率也线性增加

B、反应时也线性增加

C、心理表象更生动

D、发散思维能力更强


正确答案:B

第9题:

库柏等假设有两个任务,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  )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

A.反应时之和
B.反应时之差
C.辨别时间之差
D.呈现时距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心理旋转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经典反应时法

答案:A
解析:
该实验采用的减数法反应时法,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给被试时,Aa对的反应时大于AA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差别。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