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

题目
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最接近于(  )mm。

A.800
B.750
C.450
D.18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表7.2.15注2,8度、二级抗震,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max{0.15hw,1.5bw,450}=max{0.15×5000,1.5×120,450}=750mm,lc不应小于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即lc≥bc+300=500+300=800mm,取lc=800m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角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所示,施工时要求箍筋采用HPB300(),柱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轴压比为0.6,剪跨比为3.0。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验算该柱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符合规范的最低构造要求?(  )
提示: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角柱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所示,施工时要求箍筋采用HPB300(),柱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轴压比为0.6,剪跨比为3.0。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验算该柱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符合规范的最低构造要求?(  )
提示: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A.Φ8@100
B.Φ8@100/200
C.Φ10@100
D.Φ10@100/2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3.9条第1款第4项规定,二级框架的角柱箍筋加密范围取全高,只有A、C项符合要求。
根据第6.3.9条式(6.3.9)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5时按C35计算,fc=16.7N/mm2,轴压比为0.6,查表6.3.9可得,λv=0.13。



当采用Φ8@100箍筋时,



不符合要求。
当采用Φ10@100箍筋时,



符合要求。
故C项符合规范的最低构造要求。

第3题: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安全等级为二级。



该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A..144.9
B..148.3
C..151.6
D..158.3

答案:C
解析:

第4题:

某三跨十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第一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组合下内柱有关截面如图所示,其内力值见表。




1.柱底Ⅰ—Ⅰ截面处对称配筋As=A s′=(  )mm2。

A.1071
B.1571
C.1785
D.2385

答案:D
解析:
已知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fs=11.9N/mm2,ft=1.27N/mm2,α1=1.0,β1=0.8,ξb=0.55,fy=300N/mm2,fyv=270N/mm2,底层柱高度为:H=3.9+1.1=5.0,则底层柱计算高度为:H0=1.25H=1.25×5=6.25m,底层柱净空高:Hn=H-0.6=4.4m;设as=40mm,则有效高度为:h0=500-40=460mm;
由轴压比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表可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



则可得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为:



因左震、右震时的轴压力均小于Nb,故均可按大偏心受压计算。由于



的内力组合对大偏心受压为最不利,故仅取左震的内力值进行配筋计算,即取内力组合M=380kN·m,N=1500kN;根据第11.4.2条规定,进行内力调整,取M=1.5×380=570kN·m。根据第6.2.17条规定,考虑γRE系数得抗震计算时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的计算公式为:




即得受压区高度为:



由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附加偏心距



取ea=20mm,则可得初始偏心距为:ei=e0+ea=380+20=400mm;
根据式(6.2.17-3)计算,可得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为:



将x=202mm,e=601mm,代入式



有:



解得,柱底Ⅰ—Ⅰ截面处对称配筋截面面积为:As=As′=2385mm2。

第5题: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安全等级为二级。




A..1%
B..3%
C..5%
D..7%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三跨十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第一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组合下内柱有关截面如图所示,其内力值见表。




3.柱斜截面抗剪配筋Asv/s为(  )mm2/mm。

A、0.465
B、0.515
C、0.565
D、0.651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4.3条式(11.4.3-3)计算,剪力设计值为:



计算剪跨比λ=Hn/2/h0=4.4/2/0.46=4.78>2;
根据第11.4.6条式(11.4.6-1)计算,受剪截面应满足: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βc=1.0,即可得:



=(1/0.85)×(0.2×1.0×11.9×500×460)=644×103N=644kN>V=207.5kN(满足要求)
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满足:



求得轴向压力设计值为:0.3fcA=0.3×11.9×5002=892.5×103N<1300×103N;
取N=892.5kN,剪跨比为:λ=Hn/2/h0=4400/2/460=4.78>3,取λ=3;
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解得,柱斜截面抗剪配筋Asv/s为:Asv/s=0.651mm2/mm。

第7题:

已知某公共建筑底层门厅内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5200kN,该柱的截面尺寸d=550mm,柱的计算长度l0=5.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柱中纵筋用HRB335级(fy′=300N/mm2),箍筋用HPB300级(fyv=270N/mm2)。

1.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A、9320
B、8128
C、7747
D、3010

答案:B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15条表6.2.15可知,由可得稳定系数为:



柱截面面积为:



根据式(6.2.15)计算,该柱的纵筋面积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某三跨十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第一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组合下内柱有关截面如图所示,其内力值见表。




2.柱顶Ⅱ—Ⅱ截面处对称配筋As=As′=(  )mm2。

A、636
B、787
C、927
D、1057

答案:A
解析:
题(1)已求得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b=1882kN,因左震、右震时的轴压力均小于Nb,故按大偏心受压计算。N左M右,左震为最不利工况,取N=1300kN,M=270kN·m进行配筋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得底层柱上端节点处的弯矩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


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为:∑Mc=270+270=540kN·m,1.2∑Mb=1.2×(160+317)=572kN·m;
∑Mc<1.2∑Mb,所以应根据∑Mc来调整下柱上端弯矩设计值,即:
MeⅡ′=572×270/(270+270)=286kN·m;
由作用于下柱上端的设计值为:M=286kN·m,N=1300kN,计算得受压区高度为: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为:



附加偏心距为:ea=20mm,则可得初始偏心距为:ei=e0+ea=220+20=24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式(6.2.17-3)计算,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为:



将x=175mm,e=501mm,代入式



可得:



解得柱顶Ⅱ—Ⅱ截面处对称配筋截面面积为:As=As′=636mm2。

第9题: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

2.若弯矩设计值M=9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则受弯纵筋As为(  )mm2。

A、250.0
B、714.0
C、1250.0
D、2046.0

答案:B
解析:
C20混凝土fc=9.6N/mm2,ft=1.1N/mm2,α1=1.0,fy=300N/mm2,ξb=0.55,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4.1.4条表4.1.4-1和第4.2.3条表4.2.3-1可知,弯矩设计值为:M=90kN·m;

第10题:

某五层重点设防类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3-2,抗震等级为二级,各柱截面均为60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假定,二层中柱KZ2截面为600mmx600mm,剪跨比大于2,轴压比为0.6,纵筋和箍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普通复合箍。试问,下列何项柱加密区配筋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提示: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按扣除重叠部位的箍筋体积计算。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