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7年)

题目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7年)

A.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B.根据司法解释,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D.《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 A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行为人既实施“使用”行为,又实施了前行为“骗领”的,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牵连犯,从一重,按照信用卡诈骗罪处罚。故A项错误。
B项,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故B项正确。
C项,根据《刑法》第196条第2款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透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的恶意透支必须行为人在行为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想法(即非法占有目的)。本项中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故C项错误。
D项,《刑法》第196条第3款进行了特别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论处。既然是特别规定,就不可以推而广之。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仍然属于对他人信用卡的冒用,成立信用卡诈骗罪而不是侵占罪。故D项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孙某在乘车过程中盗窃了王某的钱包,钱包中有现金3000元和一张信用卡。孙某不知道卡内是否有钱,遂到一商城用信用卡尝试刷卡购物,证实卡内有金额后便疯狂购物达10000元。下列选项中对某甲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第2题:

关于金融诈骗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被告人使用伪造、编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B.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C.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D.被告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诈骗罪中具体个罪的认定,选项ABCD均正确。

第3题:

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3)冒用他人信用卡。
(4)恶意透支。

第4题:

下列选项中,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有:( )
A.合同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信用证诈骗罪


答案:B,C
解析:
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明确规定,合同诈骗罪和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第5题:

甲盗取李某的身份证及一张信用卡,对妻子乙谎称是在路上拾得的。甲与乙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信用卡密码,持该卡共消费4万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
B.甲与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乙属于不当得利

答案:C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法定方法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些方法包括:(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由此可知,甲是盗窃了他人信用卡并使用,应当成立盗窃罪。乙主观上不知道信用卡是甲盗窃所得,以为是甲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属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成立信用卡诈骗罪。答案选C选项

第6题:

第 78 题 下列选项中,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有:(  )

A.保险诈骗罪

B.虚报注册资本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贷款诈骗罪


正确答案:CD
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明确规定,虚报注册资本罪和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第7题: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包括下列哪些选项的内容?( )

A.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四个选项列举的都是《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的情形。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情形的是( )。

A.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D.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B.属于方法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C.属于手段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D.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事实认识错误。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因为他在诈骗时对行为对象发生了认识错误,是对着丙进行诈骗的,根据法定符合说,这种对象错误仍然成立犯罪既遂。

第10题:

共用题干

下列哪些罪名之间存在竞合关系?
A: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保险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之间
B: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之间
C:票据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之间
D: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之间

答案:C,D
解析:
采用杀人、毁损等手段进行保险诈骗时,应数罪并罚,故张某构成两罪。放火罪为危险犯,张某已构成危险犯的既遂,但保险诈骗罪为结果犯,张某未得到保险金,故是未遂。
钱某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似乎构成保险诈骗罪,但本案属于自编自演型的保险诈骗,应立足于“利用职务之便”这个特征,实际上是职务犯罪,即将公款侵吞为自己所有,应当构成D项贪污罪。且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至于用单位资金1000元投保,也应计入贪污数额之中。
A类属于因诈骗对象特定而区分(集资诈骗对象是公众资金;贷款诈骗是金融机构资金;保险诈骗是保险公司理赔款),不拘手段,相互之间不生竞合。B类属于因诈骗手段、方法而分(使用假的、废的、空的、冒用他人的“票据、凭证、信用卡一、信用证、有价证券”),不拘对象,之间不生竞合。C类,使用B类特定犯罪手段犯A的对象,则生竞合,属于“交叉”竞合。也可认为是想象竞合。D类,诈骗包容各种方式、各种对象的诈骗,属于“包容”竞合,一般认为是法条竞合c
依据《刑法》第19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票据诈骗罪:(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本题中,朱洋的行为符合上述第(3)项的规定,构成票据诈骗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