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维生素C注射液最稳定的pH值范围为6.0~6.2,应选用哪种抗氧剂

题目
已知维生素C注射液最稳定的pH值范围为6.0~6.2,应选用哪种抗氧剂

A:亚硫酸氢钠
B:甲醛
C:亚硫酸钠
D:EDTA
E:硫代硫酸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维生素C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作用是( ) A.抗氧剂B.pH调节剂C.金属络合剂S

维生素C注射液中亚硫酸氢钠的作用是( )

A.抗氧剂

B.pH调节剂

C.金属络合剂

D.等渗调节剂

E.抑菌剂


正确答案:A
此题考查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各附加剂的作用。维生素C注射液属不稳定药物注射液,极易氧化,故在制备过程中需采取抗氧化措施,包括加抗氧剂(NaHSOa)、调节pH至6.o~6.2、加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2Na)、充惰性气体(C02)。故本题答案选择A。

第2题:

有关补体参与的反应最适pH值为

A、6.2~7.4

B、7.2~7.4

C、6.2~8.4

D、7.2~8.4

E、6.0~9.0


参考答案:B

第3题:

以下改善维生素C注射剂稳定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加入抗氧剂BHA或BHT

B、通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

C、调节pH值至6.0~6.2

D、采用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

E、力口EDTA - 2Na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不属于维生素C注射液制备时抗氧化措施的是

A:通人二氧化碳
B:加亚硫酸氢钠
C:调节pH值为6.0~6.2
D:100℃灭菌15分钟
E: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注射剂举例中维生素C注射液。①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式结构,显强酸性,注射时刺激性大,产生疼痛,故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以避免疼痛,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②易氧化水解,空气中的氧气、溶液pH和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EDTA-2Na及pH调节剂,工艺中采用充惰性气体等措施,以提高产品稳定性。③稳定性与温度有关,实验表明,以100℃流通蒸气15分钟灭菌为宜。故本题答案应选C。

第5题:

正常精液刚液化时,pH值为

A.5.5~6.0

B.6.2~6.6

C.6.8~7.2

D.7.2~7.8

E.8.0~8.3


正确答案:D

第6题:

制备过程需用醇去杂质,调节溶解的pH值及加抗氧剂

A、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B、10%维生素C注射液

C、5%葡萄糖注射液

D、静脉注射用脂防乳

E、丹参注射液


正确答案:E

第7题:

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以下不属抗氧化措施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加亚硫酸氢钠

C.调节ph值为6.0-6.2

D.100℃15min灭菌

E.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


正确答案:D

第8题:

维生素C注射液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 ) A.抗氧剂B.pH调节剂C.金属络合剂SX

维生素C注射液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 ( )

A.抗氧剂

B.pH调节剂

C.金属络合剂

D.等渗调节剂

E.抑菌剂


正确答案:B
此题考查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各附加剂的作用。维生素C注射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偏碱性,以避免氧化,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故本题答案选择B。

第9题:

以下改善维生素C注射液稳定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加入抗氧剂BHA或BHT

B.通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

C.调节pH至6.0~6.2

D.采用100℃,流通蒸汽l5rain灭菌

E.加EDT

F.2NA


正确答案:A
BHA或BHT是油溶性抗氧剂。

第10题:

以下改善维生素C注射剂稳定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加入抗氧剂BHA或BHT
B:通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
C:调节pH值至6.0~6.2
D:采用100℃,流通蒸气15min灭菌
E:加EDTA-2Na

答案:A
解析:
维生素C注射剂的稳定措施:①维生素C极易氧化,因此需在新鲜注射用水中通入CO2至饱和,②加入抗氧剂NaHSO3而不是BHA或BHT(A错误),③加入EDTA-2Na作金属螯合剂,④调节pH值至6.0~6.2,⑤在通人CO2条件下灌封,立即100℃流通蒸汽灭菌15min。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