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35岁。1997年9月26日初诊。主诉:两侧胁肋部胀痛

题目

刘某,男,35岁。1997年9月26日初诊。主诉:两侧胁肋部胀痛不适4天,加重1天。患者发病半年来,常因邻里关系不和而致心情不畅,胸胁胀满疼痛不适,服用行气止痛的中药后症状消失。4天前又因小事与邻里争吵,次日即感胸闷、右胁下胀痛不适,不思饮食,自服逍遥丸2次疗效不显,昨日午后病情加重而来门诊求治。现两侧胁部胀满疼痛,尤以右侧甚,胸闷,嗳气频繁,时有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不渴,二便正常。检查:痛苦面容,胁下疼痛拒按,舌苔薄白,脉弦有力。该病的治法是:()

  • A、疏肝理气止痛,佐以和胃止呕
  • B、消食导滞,佐以和胃止呕
  • C、活血化瘀止痛,佐以和胃止呕
  • D、柔肝通络止痛,佐以和胃止呕
  • E、清热化湿,佐以和胃止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28——129 题共用答案) 肝气郁结多见

A.胁肋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正确答案:A

第2题:

病例摘要:毛某,男,37岁,已婚,教师。2013年1月23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近来胁肋胀痛,口苦口黏。现症:胁肋灼热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悬饮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胁痛。中医证型诊断:肝胆湿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胁肋胀痛为主症,辨病为胁痛。现症见胁肋灼热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为肝胆湿热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中医病证鉴别:胁痛发病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有关,其病机为肝络失和;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悬饮多因素体虚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其表现为饮停胸胁,胸胁咳唾引痛,呼吸或转侧加重,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治法:清热利湿。方剂名称: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龙胆草9g,山栀9g,黄芩10g,川楝子9g,枳壳10g,延胡索10g,泽泻10g,车前子(包煎)1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3题:

根据下面答案,回答题

A.胁肋灼痛,口苦口黏

B.胁肋胀痛,胸闷腹胀

C.胁肋刺痛,痛有定处

D.胁肋隐痛,悠悠不休

E.胁肋胀痛,走窜不定

胁痛肝络失养证的临床特征是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D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腹胀为肝郁气滞证表现;胁肋刺痛,痛有定处为瘀血阻络证表现。

第4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65~166 题: A.胁肋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第165题:肝气郁结多见( )。


正确答案:A

第5题:

胁痛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特征是

A.胁肋灼痛,口苦口黏

B.胁肋胀痛,胸闷腹胀

C.胁肋刺痛,痛有定外

D.胁肋隐痛,悠悠不休

E.胁肋胀痛,走窜不定


参考答案:A

第6题:

瘀血阻络证胁痛的特点为

A.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

B.胁肋刺痛,痛处拒按,入夜痛甚

C.胁肋隐痛,悠悠不休

D.胁肋胀痛,走窜不定

E.胸痛彻背,背痛彻心


参考答案:B

第7题:

胁痛肝络失养证的临床特征是

A.胁肋灼痛,口苦口黏

B.胁肋胀痛,胸闷腹胀

C.胁肋刺痛,痛有定外

D.胁肋隐痛,悠悠不休

E.胁肋胀痛,走窜不定


参考答案:D

第8题: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胁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悬饮病可见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E
E.

第9题:

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是( )

A.胁肋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E.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参考答案:A

第10题:

悬饮病可见

A.胁胀痛,太息易怒

B.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C.胁肋刺痛,固定不移

D.胁肋胀痛,身目发黄

E.胁痛,患侧肋间饱满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