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乐较之相和歌吸收了南方音乐的成分,主要是吴歌和()
第1题:
清商乐与相和歌一脉相承,主要包括来自太湖流域的吴声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
第2题:
第3题: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A. 敕勒川》、吴歌杂曲
B. 《孔雀东南飞》、吴歌杂曲
C. 吴歌、《企喻歌》
D. 《西洲曲》、《木兰诗》
第4题:
《乐府诗集》中将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归入()。
第5题:
第6题:
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第7题:
第8题:
南朝乐府民歌可分为几类
A、吴歌
B、西曲
C、神弦歌
D、杂曲歌辞
第9题: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分()
第10题:
春秋战国时的音乐理论专著有()、()等。汉代设立了专门负责乐舞的机构(),并有祭祀用的乐舞()、()等。魏晋南北朝时,民间音乐也出现了南北融合的局面,由于晋室南迁,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南下,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结合而形成清商曲。此时的音乐理论代表人物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