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 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查看答案
问题:单选题1,10,2,( ),3,8,4,7,5,6。A 6B 7C 8D 9
问题:单选题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人B 财C 物D 信息
问题:单选题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是( )。A 《左传》B 《史记》C 《国语》D 《战国策》
问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 新疆B 四川C 青海D 云南
问题:单选题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A 达尔文B 牛顿C 拉瓦锡D 法拉第
问题:单选题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和( )。A 服务器操作系统B 网络操作系统C 网络传输协议D 工作站软件
问题:单选题人在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发高烧时,胃不运动B 胃中食糜不易排空C 吃进的食物没有消化D 体温较高,酶的催化作用较差
问题:单选题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最早在哪本著述中提出?( )A 《经济学原理》B 《国富论》C 《经济学》D 《道德情操论》
问题:单选题以下对中国封建社会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准确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 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C 明朝科考“八股文”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等组成D 清朝“连中三元”即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问题:单选题我国酸雨主要出现于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由此可以推出( )。A 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B 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的较少C 沙尘天气可有效降低酸雨出现的几率D 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小
问题:单选题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体现出来B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7C 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D 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问题:单选题炎热的夏天,蜻蜓经常贴着水面飞行,尾部不时触到水里,溅起朵朵水花,这就是“蜻蜓点水”,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 蜻蜓为了降温B 蜻蜓在戏水玩耍C 蜻蜓在水中产卵D 蜻蜓在水中找食物
问题:单选题在寒冷的冬天,大雪过后我们通常会看到路面上被撒上一层盐,这样做能够加速融雪。这是因为( )。A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B 盐和冰混合后融点升高C 盐和冰发生了化学反应D 增大了冰面摩擦力
问题:单选题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组织的决策越来越难以依靠个人的力量实现,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运用( )。A 下级意见B 集体智慧C 动态规划D 参谋的意见
问题:单选题2010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2008年约增长了( )。A 11.4%B 14.3%C 15.6%D 20.2%
问题:问答题(十四) 【给定资料】 资料1 2010年,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颁布粮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也面临粮食减产,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到来的争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中国在163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6位,被评为“中度风险”国家。但有关专家认为,对待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从长远看,国内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未雨绸缪。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屡次以粮食出口为筹码,改变别国政策。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2007年出版的《粮食战争》一书介绍,1965至1967年,美国对印度限制粮食出口,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的粮食依赖进口很危险。他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称:“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很高速度的话,就更是如此。粮食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人口的增幅下降,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字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于中国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变得更为重要。粮食依赖进口,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造成中国的经济资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2011年2月,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说:“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依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不现实。”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就提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个命题,确切地说,这个题目的准确含义是“谁有能力出售中国所需的粮食”。直到近几年,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外汇储备足够买粮,并非在经济上不能养活自己,而是说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大了,各粮食出口国能否给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 资料2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将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问题】 “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问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的是(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C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问题:多选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交往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D共同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问题:单选题人口的激增,让地球的粮食供应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需要增加70%的耕地,人类才能养活自己。但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于是,科学家转向海洋求助: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计,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即将拉开序幕。根据这段文字,“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 )。A 对海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其利用率B 海水养殖业将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C 加大深海养殖的力度,弥补近海养殖的不足D 海洋鱼类资源将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较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