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宋某,男,42岁,农民。2012年7月28日就诊。昨日夜间感寒后突发腹泻,色黄如水,腹痛肠鸣,至上

题目

病例摘要:宋某,男,42岁,农民。2012年7月28日就诊。昨日夜间感寒后突发腹泻,色黄如水,腹痛肠鸣,至上午已十余次,周身酸痛,肢体沉困,胸脘痞闷,不能纳食,微恶风寒。舌苔白,脉濡缓。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痢疾相鉴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寒湿泄泻的特点可有

A.泄泻清稀
B.泻如水样
C.腹痛肠鸣
D.粪色黄褐

答案:A,B,C
解析:

第2题:

李某,女性,40岁。昨日晚上贪凉饮冷,今日早上出现腹泻,泄泻清稀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其诊断是( )

A.腹痛寒邪内阻证
B.胃痛脾胃虚寒证
C.泄泻寒湿内停证
D.腹痛中虚脏寒证
E.泄泻肾阳虚衰证

答案:C
解析:

第3题:

病例摘要:贾某,女,70岁,已婚,农民。2013年4月12日初诊。患者腹泻5年,每次黎明前腹痛,肠鸣泄泻。现症: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痢疾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泄泻。中医证型诊断:肾阳虚衰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黎明前腹痛,肠鸣泄泻为主症,辨病为泄泻。现症见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肾阳虚衰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中医病证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症。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剂名称:四神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补骨脂15g,肉豆蔻9g,吴茱萸5g,五味子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李某,女,58岁,2012年7月28日就诊。自诉腹痛腹泻2天。患者2天前吃麻辣火锅,当晚即作腹痛泄泻,自服黄连素片效果不佳,前来就诊。现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痛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泄泻。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伤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腹痛泄泻及饮食不节史为主症,辨病为泄泻,现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辨证为湿热伤中证。湿热内蕴,气机壅滞,下迫大肠。中医病证鉴别:泄泻与痢疾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治法:清肠化湿止泻。方剂名称: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甘草6g,木香10g,山药15g,白豆蔻(后下)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5题:

寒湿泄泻的特点可有

A.泄泻清稀

B.泻如水样

C.腹痛肠鸣

D.粪色黄褐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泄泻肝气乘证的临床表现是

A.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B.泄泻肠鸣,腹痛攻窜,抑郁恼怒则发

C.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D.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

E.腹痛肠鸣泻下,粪臭如败卵,嗳腐吞酸


参考答案:B

第7题:

泄泻湿热伤中证的临床表现是

A.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B.泄泻肠鸣,腹痛攻窜,抑郁恼怒则发

C.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D.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

E.腹痛肠鸣泻下,粪臭如败卵,嗳腐吞酸


参考答案:C

第8题:

李某,女性,40岁。昨日晚上贪凉饮冷,今日早上出现腹泻,泄泻清稀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其诊断是( )

A、腹痛寒邪内阻证

B、胃痛脾胃虚寒证

C、泄泻寒湿内停证

D、腹痛中虚脏寒证

E、泄泻肾阳虚衰证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40岁。昨日晚上贪凉饮冷,今日早上出现腹泻,泄泻清稀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其诊断是

A、腹痛,寒邪内阻证

B、胃痛,脾胃虚寒证

C、泄泻,寒湿内停证

D、腹痛,中虚脏寒证

E、泄泻,肾阳虚衰证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