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简答题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氓》中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氓之嗤嗤,抱布贸丝


参考答案:ABC


《三国演义》“三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曹操奸绝。()


参考答案:正确


《诗经•卫风•氓》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比兴手法的有()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答案:D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智绝”“义绝”“奸绝”人物形象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智绝”“义绝”“奸绝”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为诸葛亮、关羽和曹操。


《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含义?
1.艺术手法:比兴(比喻)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情意正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丈夫情意日衰。用桑叶的盛衰比喻丈夫情意的浓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简答题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盗传必究一、简答题1. 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 (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 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2. 筒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二(2分)诸葛亮是“智绝”。(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所化身。(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 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2分)3. 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比兴对提示悲剧 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4. 筒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2 分)诸葛亮是“智绝”。(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的化身。(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 反而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2分)5. 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情、婚姻有 关的,(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2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般爱情婚姻题材无 关,(2分)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3分)6. 筒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 古今赤壁对比。(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2分)b. 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2分)c. 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1分)与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7. 简述诗经氓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有两层,(2分)一是女子与男子的对比,(1分)是美与丑、真诚与虚伪的对比;(2分)一 是男子自身前后行为不一的对比,(2分)显示“氓”自私、“二三其德”的性格。(2分)这两层对比对 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极大的作用。(1分)8. 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古今赤壁对比。(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2分) 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2分)c.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1分)写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9. 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 (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4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 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10. 简析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对比手法。答:即桃花源中世界与外而世界的对比。(4分)桃花源是美的,外而的世界是丑的。桃花源是善的,外而的世界是恶的。可惜的是,外面的世界是真 的,而桃花源的世界却是虚构的、假的、不可追寻的。(3分)在这种对比中包含着陶渊明对社会的批判、讽刺和否定,也包含着他的悲伤:那个美好的“有父子无 君臣”的社会,是仅在虚构中的。(3分)11. 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情、婚姻有 关的,(3)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2)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般爱情婚姻题材无关,(2) 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3)12. 简述张养浩潼关怀古的深刻主题。答:这首短曲虽寥寥数语,却高度概括,精警深刻,(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统治阶级 的利益与广大百姓的利益摆在尖锐对立的位置,(4)其深刻性,尖锐性,思想性足抵一篇史论。(3) 二、作品分析题1.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烛之武退秦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 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哪两种关系?利害如何?(18分)2. 烛之武这段说辞的立足点是什么?秦穆公为什么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谏?(13分)答:1.展示了两种关系:一是秦郑关系:(2分)烛之武假定两种情况:亡郑、存郑。(2分)然后指 出,亡郑,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2分)存郑,于秦有百利而无一害。(2分)从而使秦郑关系由敌我关 系变为合作互利关系。(2分)二是秦晋关系。(2分)烛之武从历史与未来两点指出秦晋之间的竞争关系: 就历史看,晋负(对不起)秦;(2分)就未来看,晋阙(损害)秦(2分)。从而使秦晋由合作关系变成 了竞争关系。(2分)2. 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是因为他抓住了 “利害”二字(4分)。这二字是这段说辞的核心与 立足点。(5分)泰穆公之所以被烛之武说服,是他在烛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利害。(4分)2.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 此诗作于何时?(杜甫的早年、中年、晚年?)此时的杜甫处境如何?(10分)2.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被称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你能否一一指出来?(16 分)答:1.作者写此诗时是他的晚年(五十六岁)(3分),他漂泊异乡滞留夔州,(2分)一生的抱负志 向都已付之东流。(3分)重九登高,所见所闻、与所感融江一篇,遂成此千古绝唱。(2分)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此联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外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乙编卷十五)(可用自己的话说明。每答 出一意给2分,共16分)3.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7分)2. 这首诗的基本手法是什么?(7分)3. 简述叠字的使用在、传情写物上的作用。(12分)答:1.借天上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3)写人间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是这首诗的主题。(4)2. 全诗字字句句都在写天上的织女,(2)却又字字句句都在抒发地上思妇的离恨,(2)既有象征的特 色,又有浪漫的色彩(3)。3. 诗中连用六个迭字,(2)不仅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3)更多的是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 物性与情思。象用“纤纤”来写手,用“盈盈”来写银河,贴切而形象,用“脉脉”来写情,更是含 而不露,却又尽得风情。(3)4. 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智绝”是(),“义绝”是()。


正确答案:曹操、诸葛亮、关羽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被后人称为“三绝”,其中“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正确答案:正确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另古往今来的读者赞叹不已,被称为“智绝”的是()。

  • A、关羽
  • B、曹操
  • C、诸葛亮
  • D、周瑜

正确答案:C


《三国演义》“三绝”中的义绝是指()

  • A、诸葛亮
  • B、曹操
  • C、关羽
  • D、张飞

正确答案:C


《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岩,隰则有泮。”这几句诗的比兴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桑之未落”句:比喻少女初婚时的年轻美貌、受人爱怜的幸福,这种意义是由女主公见到的光泽焕发的嫩绿桑叶起兴的。
“桑之未矣”句: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被人遗弃的不幸;这种意义是由女主人公见到的枯黄陨落的桑之败叶起兴的。
最后二句反比女主人公的无边痛苦。

更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简答题作品分析题题库及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判断题《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张飞。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填空题《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智绝”是(),“义绝”是()。正确答案:曹操,诸葛亮,关羽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另古往今来的读者赞叹不已,被称为“智绝”的是()。A 关羽B 曹操C 诸葛亮D 周瑜正确答案:D解析:《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三绝”形象,分别指:“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故本题答案选C 。

考题 《三国演义》中的义绝、奸绝、智绝分别是()。A、关羽、曹操、诸葛亮B、刘备、曹操、庞统C、赵云、司马懿、周瑜D、关羽、司马懿、诸葛亮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三国演义》“三绝”中的义绝是指()A 诸葛亮B 曹操C 关羽D 张飞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正确答案:关羽“义绝”。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考题 《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正确答案::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

考题 填空题《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智绝”是(),“义绝”是()。正确答案:曹操、诸葛亮、关羽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正确答案:关羽“义绝”。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奸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正确答案:曹操“奸绝”。举例: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