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8岁,肿瘤化疗病人,因泌尿系感染继发菌血症,尿培养

题目

男性,68岁,肿瘤化疗病人,因泌尿系感染继发菌血症,尿培养及血培养细菌学检查发现,为同一种细菌感染,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徙扩散生长现象,初步诊断为变形杆菌感染。 除哪项以外,均可抑制迁徙生长现象()

  • A、0.1%石炭酸
  • B、4%硼酸
  • C、5%~6%琼脂
  • D、胆盐
  • E、20℃培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原发泌尿道感染继发菌血症的病原菌首位仍以大肠埃希菌多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解析:大肠埃希菌是人体不可缺少单细胞生物。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我国原发泌尿道感染继发菌血症的病原菌首位仍以大肠埃希菌多见。

第2题:

男性,70岁。因前列腺肿大,尿潴留,给予保留导尿,尿培养及血培养为同样细菌生长,病人无发热。

A.金葡菌脓毒血症

B.大肠杆菌菌血症

C.厌氧菌败血症

D.真菌败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下列发热病人的最可能诊断是:


正确答案:B

第3题:

急性白血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B、严重贫血

C、酸碱平衡失调

D、继发感染

E、内脏出血


参考答案:DE

第4题:

男性,68岁,肿瘤化疗并发泌尿系感染就诊,2日后继发菌血症,尿培养及血培养细菌学检查发现,为同一种细菌感染,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徙扩散生长现象,初步诊断为变形杆菌感染。

经细菌学检查发现,本病例的病原菌为普通变形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以下哪一组合最适合进一步鉴定A.靛基质、麦芽糖、鸟氨酸脱羧酶
B.硫化氢、明胶液化、脂酶
C.尿素、蕈糖、侧金盏花醇
D.枸橼酸盐、硫化氢、尿素
E.蔗糖、脂酶、蕈糖

答案:A
解析:
1.普通变形杆菌靛基质和麦芽糖均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奇异变形杆菌靛基质和麦芽糖均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2.变形杆菌是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

第5题:

血液病人继发感染如部位在泌尿系可见

A.左下腹压痛
B.血尿、尿频、尿痛、尿急
C.呕血
D.咳嗽有痰带血
E.大便有脓

答案:B
解析:

第6题:

男性,55岁,因肾病综合征(病理为膜性肾病)入院治疗,在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过程中突然持续性腰痛,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加重,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血肌酐较前增高,B超示双肾较前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原有肾病加重

B.肾静脉血栓形成

C.伴发泌尿系感染

D.伴发泌尿系肿瘤

E.伴发泌尿系结石


正确答案:B
肾病综合征病人常有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呈现高凝状态,当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会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因而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该病人的表现均支持肾静脉血栓形成,而其余三个选项均不是该病人出现如此病情变化最可能的原因。

第7题:

病人伍某,因持续高热,怀疑菌血症,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方法中哪项错误( )


正确答案:A

第8题:

男性,70岁。因前列腺肿大,尿潴留,给予保留导尿,尿培养及血培养为同样细菌生长,病人无发热

A.厌氧菌败血症

B.大肠杆菌菌血症

C.金葡菌脓毒血症

D.真菌败血症

E.变应性亚败血症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性,62岁,因尿频、尿痛、夜尿增多4年,偶伴有血尿,排尿困难1天,PSA<4ng/ml入院。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膀胱肿瘤
B.泌尿系感染
C.良性前列腺增生
D.前列腺癌
E.泌尿系结石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男性,68岁,肿瘤化疗并发泌尿系感染就诊,2日后继发菌血症,尿培养及血培养细菌学检查发现,为同一种细菌感染,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徙扩散生长现象,初步诊断为变形杆菌感染。

关于变形杆菌属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有周身鞭毛,运动活泼
B.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无特殊要求
C.SS培养基上有与沙门菌、志贺菌相似的菌落特征
D.具有O抗原及H抗原
E.氧化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

答案:E
解析:
1.普通变形杆菌靛基质和麦芽糖均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奇异变形杆菌靛基质和麦芽糖均阴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2.变形杆菌是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