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0岁。反复发作上腹痛2年,每于饭后0.5~1h发作,经服用

题目

男,50岁。反复发作上腹痛2年,每于饭后0.5~1h发作,经服用雷尼替丁等抗酸剂半年不见好转,2个月前有黑便史,2周前出现呕血及黑便,对症处理后好转。2d前又出现呕血及黑便。体格检查:血压12.8/8.8kPa(96/66mmHg),心率92次/分,腹平坦、软,剑突下深压痛,未扪及肿物。最佳治疗应选择:().

  • A、服用抗酸剂和止血药物
  • B、胃大部切除术
  • C、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 D、出血血管栓塞术
  • E、出血血管结扎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5岁。反复发作性上腹痛5年,午饭后突然剧烈腹痛,迅速遍及全腹。查体: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B.慢性胃肠炎
C.急性胃肠炎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E.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答案:D
解析:
1.急性腹膜炎病人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改善胃肠道血供和减少消化道内容物自穿孔部位流入腹腔,以减轻腹胀和腹痛,A正确,故不选。禁止使用麻醉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B正确,故不选。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前常规行导尿术,防止术后尿潴留,D不正确。急腹症病人禁止灌肠、口服导泻药,C、E正确,故不选。本题选D。解题关键:急性腹膜炎怀疑胃肠道穿孔的病人必须绝对禁食,实行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对诊断不明仍需观察治疗的病人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2.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穿孔的溃疡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或胃前壁,发生穿孔后,胃肠道的内容物迅速渗入腹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D正确。阑尾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固定压痛,与患者表现不符,排除A。慢性胃肠炎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反酸及恶心,排除B。急性胃肠炎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临床上以急性糜烂性出血胃炎发生呕血或黑便而就诊,排除C。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发热。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故排除E。本题选D。解题关键:消化性溃疡穿孔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3.急性穿孔病人的非手术疗法适用于症状轻、一般情况良好、空腹、较小的穿孔,可试行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抗生素治疗、缓解疼痛等护理措施,故排除A、B、C、D答案,患者急性穿孔绝对禁食,不宜口服中药,E不正确,故本题选E。解题关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的术前准备在原则上与急性腹膜炎术前护理相同,取半坐卧位,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胃肠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输液,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第2题: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上腹持续剧痛,反复发作
B.饭前0.5~1小时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C.饭前0.5~1小时上腹痛,进食后不缓解
D.饭后0.5~1小时上腹痛,伴有夜间疼痛
E.饭后1~2小时上腹痛,多伴有夜间疼痛

答案:B
解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典型症状为空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第3题:

男,50岁。反复发作上腹痛2年,每于饭后0.5~1h发作,经服用雷尼替丁等抗酸剂半年不见好转,2个月前有黑便史,2周前出现呕血及黑便,对症处理后好转。2d前又出现呕血及黑便。体格检查:血压12.8/8.8kPa(96/66mmHg),心率92次/分,腹平坦、软,剑突下深压痛,未扪及肿物。为明确诊断,下列检查中应首选:A、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

C、胃液分析

D、胃液找瘤细胞

E、腹腔动脉造影

最佳治疗应选择:A、服用抗酸剂和止血药物

B、胃大部切除术

C、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D、出血血管栓塞术

E、出血血管结扎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第4题:

男,50岁。反复发作上腹痛2年,每于饭后0.5~1h发作,经服用雷尼替丁等抗酸剂半年不见好转,2个月前有黑便史,2周前出现呕血及黑便,对症处理后好转。2d前又出现呕血及黑便。体格检查:血压12.8/8.8kPa(96/66mmHg),心率92次/分,腹平坦、软,剑突下深压痛,未扪及肿物。为明确诊断,下列检查中应首选:().

  • A、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 B、纤维胃镜检查
  • C、胃液分析
  • D、胃液找瘤细胞
  • E、腹腔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B

第5题:

女性,30岁,反复发作上腹痛2年,春秋季发作,表现上腹饥饿痛,夜间痛,进食好转()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男,25岁。反复发作性上腹痛5年,午饭后突然剧烈腹痛,迅速遍及全腹。查体: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

    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解痉止痛
    B.补液
    C.抗感染
    D.胃肠减压
    E.口服中药

    答案:E
    解析:
    1.急性腹膜炎病人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改善胃肠道血供和减少消化道内容物自穿孔部位流入腹腔,以减轻腹胀和腹痛,A正确,故不选。禁止使用麻醉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B正确,故不选。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前常规行导尿术,防止术后尿潴留,D不正确。急腹症病人禁止灌肠、口服导泻药,C、E正确,故不选。本题选D。解题关键:急性腹膜炎怀疑胃肠道穿孔的病人必须绝对禁食,实行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对诊断不明仍需观察治疗的病人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2.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急性穿孔的溃疡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前壁或胃前壁,发生穿孔后,胃肠道的内容物迅速渗入腹腔而引起急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D正确。阑尾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固定压痛,与患者表现不符,排除A。慢性胃肠炎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反酸及恶心,排除B。急性胃肠炎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临床上以急性糜烂性出血胃炎发生呕血或黑便而就诊,排除C。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恶心呕吐,发热。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故排除E。本题选D。解题关键:消化性溃疡穿孔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多由上腹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强直,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3.急性穿孔病人的非手术疗法适用于症状轻、一般情况良好、空腹、较小的穿孔,可试行半坐卧位,禁食、胃肠减压、输液、抗生素治疗、缓解疼痛等护理措施,故排除A、B、C、D答案,患者急性穿孔绝对禁食,不宜口服中药,E不正确,故本题选E。解题关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的术前准备在原则上与急性腹膜炎术前护理相同,取半坐卧位,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胃肠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输液,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第7题:

    女性,36岁。反复发作右下腹痛2年,每于发作时伴白细胞增高及体温升高,钡灌肠阑尾不显形,导致此病人腹痛反复发作的可能原因是().

    • A、阑尾腔内阻塞
    • B、阑尾血运差
    • C、阑尾位置异常
    • D、阑尾淋巴组织丰富
    • E、阑尾系膜过短

    正确答案:A

    第8题:

    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是

    A.慢性过程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B.持续的反复发作

    C.发作周期性,与缓解期相互交替

    D.发作时上腹痛无特点

    E.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


    正确答案:ACE

    第9题:

    患者,男,50岁。反复上腹痛15年,腹痛常在饭后,持续1-2小时。近半年疼痛加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检查:贫血貌,左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血沉46mm/h,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 A、慢性胆囊炎发作
    • B、十二指肠溃疡发作
    • C、胃溃疡伴幽门梗阻
    • D、胃溃疡恶变
    • E、复合性溃疡病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 A、上腹持续剧痛,反复发作
    • B、饭前0.5~1小时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
    • C、饭前0.5~1小时上腹痛,进食后不缓解
    • D、饭后0.5~1小时上腹痛,伴有夜间疼痛
    • E、饭后1~2小时上腹痛,多伴有夜间疼痛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