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性患者,51岁,乙肝病史10年,近3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患者可首选治疗方案为()A、手术切除B、射频消融C、肝动脉栓塞化疗D、放射治疗E、无水乙醇注射治

题目

某男性患者,51岁,乙肝病史10年,近3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患者可首选治疗方案为()

  • A、手术切除
  • B、射频消融
  • C、肝动脉栓塞化疗
  • D、放射治疗
  • E、无水乙醇注射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56岁,有慢性肝炎病史20年,近两周来右上腹隐痛不适,否认呕吐、发热等病史,B超见肝脏有一低回声占位性病变,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此时为明确诊断,应首选选择下列哪种影像学检查A、CT检查

B、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C、经脐静脉肝脏造影

D、PET检查

E、同位素肝血池扫描

如果患者被证实患有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是A、肝动脉插管化疗

B、肝脏局部放疗

C、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

D、手术切除

E、中药及免疫治疗

如果一处肿瘤靠近第二肝门部及下腔静脉,约8cm×7cm大小,另一处位于肝右后叶,直径3cm,且合并肝硬化,则首选治疗为A、肝动脉插管化疗

B、原位肝脏移植

C、积极手术探查

D、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E、全身化疗

如果肿瘤为单个,直径4cm,但合并肝硬化,且肝功能为Child B级,则最适合进行A、肝动脉插管化疗

B、原位肝脏移植

C、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

D、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E、全身化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B

第2题:

患者,男性,44岁。因"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时有向右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自服索米痛片疼痛可暂时缓解。1个月前,患者右上腹痛加重,服止痛药效果不好,自觉右上腹饱满,有包块,伴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显示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发病来,无呕吐、腹泻,偶有发热(体温最高37.8℃),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查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肝肋下5cm,表面可扪及3cm×3cm包块,有触痛。

如患者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治疗包括
A.手术治疗
B.化疗
C.抗感染治疗
D.肝移植
E.中药治疗
F.介入治疗

答案:A,B,D,E,F
解析:

第3题:

(题干)某男性患者,51岁,乙肝病史10年,近3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 与该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关系最大的是A.胆道感染

B.病毒性肝炎

C.肝良性肿瘤

D.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E.饮水污染

护士给予患者术前护理,做法不妥的是A.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B.若患者严重焦虑影响睡眠,术前应给予巴比妥类药物保证其充分睡眠

C.术前补充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D.低蛋白血症者,可输血浆

E.应用H 受体阻滞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术后48小时内专人护理

B.术后引流管引出鲜血性液体>100ml,应警惕腹腔内出血

C.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尿潴留、腹胀、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D.适量补充白蛋白和血浆

E.常规间断吸氧

术后1周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右上腹部胀痛、呃逆、脉速、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达90%以上,应首先考虑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肝断面出血

B.膈下积液及脓肿

C.胆汁瘘

D.应激性溃疡穿孔合并出血

E.肺感染

患者可首选治疗方案为A.手术切除

B.射频消融

C.肝动脉栓塞化疗

D.放射治疗

E.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B


问题 2 答案解析:B
因巴比妥类药物对肝脏有损害作用,故原发性肝癌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问题 3 答案解析:C
出血是肝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故术后应注意预防出血,肝切除术后,不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目的是为了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

问题 4 答案解析:B
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脉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感染,术后若患者出现呃逆应考虑膈肌受刺激引起,膈下积液及脓肿时可刺激膈肌引起患者呃逆,结合患者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以及膈下积液及脓肿可以在肝切除术后1周左右发生,本题正确答案是B。

问题 5 答案解析:A
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患者癌肿较小,肝肾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肺疾病,无腹水、无黄疸,无远处转移等手术禁忌证,故首选手术切除。

第4题:

男,45岁。近2个月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明显,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无黄疸。查体:肝于右肋下可触及3.0cm,移动性浊音(-)。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癌。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腹水,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右叶肝癌,5cm大小,治疗量有效的方法()

  • A、手术切除病灶
  • B、肝动脉结扎
  • C、肝动脉栓塞
  • D、化疗
  • E、60钴照射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男性,60岁,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近3周来右上腹隐痛不适,无呕吐、发热等病史,B超见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 如果一处肿瘤靠近第二肝门部及下腔静脉、约8cm×7cm大小,另一处位于肝右后叶,直径3cm,且合并肝硬化,则首选治疗为( )

  • A、积极手术探查
  • B、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 C、原位肝脏移植
  • D、全身化疗
  • E、肝动脉插管化疗

正确答案:E

第6题:

男,45岁。肝区隐痛1个月,有肝炎史20年。查体:肝肋下3cm,质中硬,无腹水。要排除肝癌,首选的检查是:A、AFP、B超和肝功能

B、肝功能和B超

C、肝功能和CT

D、AFP和肝核素扫描

E、AFP和乙型肝炎5项指标

如发现肝右叶中央10cm×13cm。占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首选治疗方案是:A、手术切除

B、介入治疗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局部无水乙醇注射

经治疗如肿瘤明显缩小至5cm×6cm,肝、肾功能正常,无远处转移,这时首选治疗方案为:A、手术切除

B、介入治疗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局部无水乙醇注射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A

第7题:

某男性患者,51岁,乙肝病史10年,近3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术后48小时内专人护理
  • B、术后引流管引出鲜血性液体>100ml,应警惕腹腔内出血
  • C、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尿潴留、腹胀、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D、适量补充白蛋白和血浆
  • E、常规间断吸氧

正确答案:C

第8题:

女性,37岁,右上腹部阵发性闷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自行缓解,无放射痛。上腹部CT平扫示肝右后叶一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表现为"早出晚归"的特点。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

B、肝海绵状血管瘤

C、肝脓肿

D、肝囊肿

E、肝转移瘤

上腹部MR检查可出现的征象为A、牛眼征

B、环征

C、灯泡征

D、亮肝

E、黑肝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性,60岁,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近3周来右上腹隐痛不适,无呕吐、发热等病史,B超见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 如果患者被证实患有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是( )

  • A、肝动脉插管化疗
  • B、肝脏局部放疗
  • C、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
  • D、手术切除
  • E、中药及免疫治疗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男,45岁。肝区隐痛1个月,有肝炎史20年。查体:肝肋下3cm,质中硬,无腹水。经治疗如肿瘤明显缩小至5cm×6cm,肝、肾功能正常,无远处转移,这时首选治疗方案为:().

  • A、手术切除
  • B、介入治疗
  • C、放射治疗
  • D、化学治疗
  • E、局部无水乙醇注射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