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1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治疗应

题目

患者,女,36岁。1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治疗应首选()

  • A、脾俞、足三里、气海、白会
  • B、丰降、中脘、内关、头维
  • C、胃俞、丰隆、太冲、期门
  • D、风池、肝俞、行间、侠溪
  • E、百会、胆俞、外关、侠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寒滞肝脉证的临床特征是

A、头晕目眩,胸胁胀闷

B、少腹冷痛,皋丸坠胀

C、阴囊湿疹,外阴瘙痒

D、胸胁冷痛,得温则减

E、形寒肢冷,舌淡脉弦


参考答案:B

第2题:

某患者,女,38岁。1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针灸治疗主穴应首选

A.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B.百会、胆俞、外关、侠溪

C.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D.丰隆、中脘、内关、头维

E.胃俞、丰隆、太冲、期门


正确答案:A
眩晕的针灸取穴。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第3题:

寒滞肝脉证的临床特征是

A.头晕目眩,胸胁胀闷

B.少腹冷痛,睾丸坠胀

C.阴囊湿疹,外阴瘙痒

D.胸胁冷痛,得温则减

E.形寒肢冷,舌淡脉弦


正确答案:B
B

第4题:

某患者,女,36岁。l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治疗应首选A.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SXB

某患者,女,36岁。l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治疗应首选

A.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B.丰隆、中脘、内关、头维

C.胃俞、丰隆、太冲、期门

D.风池、肝俞、行间、侠溪

E.百会、胆俞、外关、侠溪


正确答案:D
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眩晕。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取风池、行间、侠溪清泄肝胆上亢之阳,肝俞平肝潜阳。A治疗气血虚弱型眩晕;B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C治疗肝胃不和型疾病;E治疗肾精亏损型眩晕。考点:眩晕的辨证取穴。

第5题:

患者,女,26岁。因心情紧张。出现大便稀溏,每日2—3次,无里急后重,伴胸胁胀闷,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脉弦。治疗应首选

A.四逆散

B.柴胡疏肝散

C.痛泻要方

D.逍遥散

E.香砂六君子汤


正确答案:C
本证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治法以抑肝扶脾。方选痛泻要方加减。故选C。

第6题:

患者,女,36岁。1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满,舌红,脉弦。治疗应首选( )

A.丰隆、中脘、内关、头维

B.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C.风池、肝俞、行间、侠溪

D.百会、胆俞、外关、侠溪

E.胃俞、丰隆、太冲、期门


正确答案:C
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眩晕。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取风池、行间、侠溪清泻肝胆上亢之阳,肝俞平肝潜阳。A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B治疗气血两虚型眩晕;D治疗肾精亏损型眩晕;E治疗肝胃不和型疾病。故本题选C。

第7题:

患者,女,32岁,已婚。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经色黯红有块,伴脘闷胁胀,善太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治疗应首选

A、苓桂术甘汤

B、参苓白术散

C、八物汤

D、肾气丸

E、丹栀逍遥丸


参考答案:C

第8题:

患者,女,29岁。产后乳少,乳房胀满疼痛,胸胁胀闷,舌红,苔薄黄,脉弦。除乳根、膻中、少泽外,应加取

A、太冲、内关

B、足三里、脾俞、胃俞

C、风池、太冲

D、中脘、天枢、期门

E、脾俞、内关


参考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36岁。1周来头晕目眩,伴胸胁胀闷,舌红,脉弦。治疗应首选

A.脾俞、足三里、气海、百会

B.丰隆、中脘、内关、头维

C.胃俞、丰隆、太冲、期门

D.风池、肝俞、行间、侠溪

E.百会、胆俞、外关、侠溪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闷,暖气少食,每因情志不遂则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治宜首选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