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

题目

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松解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感染性休克
  • B、中毒性休克
  • C、失血性休克
  •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 E、肠坏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松解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坏死


参考答案:A

第2题:

肠梗阻病人剖腹探查术中,对梗阻肠管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单纯性小肠梗阻,如系粘连所致,可做粘连松解
  • B、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做狭窄肠段切除
  • C、一般情况差或局部病变不能切除的高位梗阻可行造口术,暂时解除梗阻
  • D、如已有肠坏死的结肠梗阻,宜切除坏死肠管并将断端外置做造口术
  • E、绞窄性肠梗阻,如对肠管是否有生机可疑时,可用等渗盐水纱布热敷,或用0.5%普鲁卡因做肠系膜根部封闭后行短时观察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者,男性,66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解除粘连带后见肠管血供良好。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肠缺血坏死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D

第4题:

单选题
男,68岁。因粘连性肠梗阻24小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系膜与腹壁之间形成粘连带压迫肠管,松解粘连带后见肠管血运良好,关腹。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部位,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感染性休克

B

中毒性休克

C

失血性休克

D

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E

肠坏死


正确答案: B
解析: 粘连带压迫肠管,压迫系膜血管,一旦解除梗阻后,感染性肠液中的毒素经肠道吸收,迅速引起中毒性休克。

第5题:

患者,男性,66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解除粘连带后见肠管血供良好。术后6小时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无明显压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感染性休克
  • B、失血性休克
  • C、肠缺血坏死
  • D、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 E、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D

第6题:

男性,35岁,因急性肠梗阻开腹探查,发现小肠肿物致部分小肠扭转。选择治疗的 方法是

A.肠粘连松解术或肠扭转复位术

B.肠切除吻合术

C.短路手术

D.肠造口术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男性,30岁。自高空坠落,腹痛腹胀1小时。查体:血压60/40mmHg,脉搏130次/分,腹腔穿刺液呈血性,应()。

  • A、先给升压药纠正血压
  • B、立即输血
  • C、纠正休克,全身情况好转后,剖腹探查术
  • D、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 E、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正确答案:D

第8题:

剖腹探查发现肝转移,肿块已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及肠系膜上静脉,应选术式A.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剖腹探查发现肝转移,肿块已累及十二指肠降部及肠系膜上静脉,应选术式

A.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B.放弃手术

C.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加胃空肠吻合术

D.胆囊空肠吻合术

E.胆总管T形管引流术


正确答案:C

第9题:

单选题
肠梗阻病人剖腹探查术中,对梗阻肠管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单纯性小肠梗阻,如系粘连所致,可做粘连松解

B

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做狭窄肠段切除

C

一般情况差或局部病变不能切除的高位梗阻可行造口术,暂时解除梗阻

D

如已有肠坏死的结肠梗阻,宜切除坏死肠管并将断端外置做造口术

E

绞窄性肠梗阻,如对肠管是否有生机可疑时,可用等渗盐水纱布热敷,或用0.5%普鲁卡因做肠系膜根部封闭后行短时观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肠造口术适用于病人情况极严重,不能耐受和进行复杂手术,但主要适用于低位肠梗阻。

第10题:

单选题
男,32岁,自高空坠落,腹痛腹胀1小时。查体:血压60/40mmHg,脉率130次/分,腹腔穿刺液呈血性,应(  )。
A

先给升压药纠正血压

B

立即输血

C

纠正休克,全身情况好转后,剖腹探查术

D

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E

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