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评价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题目

燃气安全评价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准备阶段;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4.安全评价;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形成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价结论、完成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第2题:

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规定,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工作。安全评价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等五个阶段进行。
以“华恢1号”和“Bt汕优63”转基因水稻为例,两种水稻于1999~2000年开展了中间试验,2001~2002年开展了环境释放,2003~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2004~2005年对“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目标性状进行了检测验证,2007~2008年对其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检测验证。经过11年的严格评价审核,于2009年依法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评价程序同上述水稻评价程序一致,经过6年的严格评价过程,于2009年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第3题:

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1)评价前的准备
(2)系统内危险的辨识与分析
(3)危险的定量化
(4)制定安全对策
(5)综合评价。
第六章劳动安全技术
第七章劳动卫生技术

第4题:

当燃气系统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必须立即对发生事故的燃气系统进行()。

  • A、评价
  • B、安全评价

正确答案:B

第5题:

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依据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编制,做到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坚持经常组织演练,不断补充完善,使管理者、操作人员都能做到应知应会。
2、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程序:燃气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应首先组织专家、专业人士进行评审、评价,按专家、专业人士的建议补充完善,并在实际演练过程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做到一次,并归档立案,以于备查。当险情发生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第6题: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______、安全验收评价现场检查、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编制安全验收评价计划;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审

第7题:

燃气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建立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第8题:

土地资源定量化评价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评价单元的选择;评价单元土地性质与质量的确定;评价因素的选择与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系统的确定;计算评价单元因子分值;土地质量等级的划分。

第9题: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第10题:

地下矿山现状安全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现场安全调查,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等。请编写一个地下矿山现状安全评价的工作程序。


正确答案: (1)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地下矿山现场调查,初步了解地下矿山状况,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地下矿山行业数据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地下矿山的开拓工艺、开采方式、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对于生产系统复杂的地下矿山,为了安全评价的需要,可以按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水平、生产工艺功能、生产场所、危险与有害因素类别等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危险度评价,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现场安全调查
针对地下矿山生产的特点,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安全检查表或其他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地下矿山的各生产系统及其工艺、场所和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调查。
通过现场安全调查应明确:
 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是否适合安全生产,形成了适应于地下矿山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设备设施等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可能引起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片帮冒顶等灾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及其它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得到了控制;
 明确通风、排水、供电、提升运输、应急救援、通讯、监测、抽放、综合防突等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是否完善可靠;
 说明各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方法及开采工艺等是否合理;
 明确采空区、废气巷道(或边坡)是否都进行了管理,并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不适应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有哪些。
(5)定性、定量评价
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给出引起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及其危险度,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或不适合本地下矿山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臵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7)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简要地列出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
并应作出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工艺与系统、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等是否满足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
(8)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地下矿山安全评价报告是地下矿山安全评价过程的记录,应将安全评价对象、安全评价过程、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安全评价结果,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等写入安全评价报告。
地下矿山安全评价报告应满足如下要求:
 真实描述地下矿山安全评价的过程;
 能够反映出参加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机构和其他单位、参加安全评价的人员、安全评价报告完成的时间;简要描述地下矿山生产及管理状况;
阐明安全对策措施及安全评价结果。
(9)安全评价报告评审
地下矿山将安全评价报告送有关单位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并由专家评审组提出书面评审意见,评价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评价报告。地下矿山应将安全评价报告送当地地下矿山安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