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边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题目

咬边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产生咬边的原因是操作方法不当,焊接规范选择不正确,例如焊接电流太大、电弧过长、运条方式和角度坡口两侧停留时间太长或太短等。
咬边的危害是减少母材的有效截面,在咬边处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咬边的边缘组织被淬硬,易引起裂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管无损探伤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电流太大,运条不合理,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直流焊时电弧的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某些焊接位置(立、横、仰)会加剧咬边。

第2题: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焊缝咬边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对于焊接敏感性材料,为何要注意检查咬边?


答:咬边对焊缝的危害除减少焊缝截面,削弱强度外,主要是会引起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严重时还可能伴生焊趾裂纹。
对于焊接敏感性材料,注意检查咬边的原因主要是:
(1)焊接敏感材料一般可焊性差,碳当量高,淬硬倾向大,焊接工艺较复杂,容易产生冷裂纹。
(2)焊趾是母材与焊缝的交界部位,金相组织不连续,化学成分有差异,容易产生裂纹。
(3)咬边处几何形状不连续,易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严重部位,易产生裂纹。
(4)咬边的部位多处于热影响区,此处的硬度高,具有产生裂纹的条件。
(5)焊接敏感材料的焊接工艺要求严格,稍有失控,就会产生裂纹。
(6)咬边部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堆积腐蚀物质,加速腐蚀进程,工况条件的变化,容易产生裂纹。
(7)统计规律表明,咬边地区裂纹较多。

第4题:

渣口冒渣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正确答案: 渣口冒渣的原因是渣口没有装严或锁子松动以及拨堵渣机时用力过猛造成渣口三套和渣口之间产生缝隙,液体熔渣便从缝隙中流出。冒渣的危害很大。因为渣口小套和三套接触面下部位置较低,当炉缸内铁水液面上来时,冒渣中带铁增多,易将渣口三套烧坏,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第5题:

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是焊接电流太大,焊速过快。()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咬边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称为咬边。咬边会产生应力集中,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极易产生裂纹;咬边往往是设备断裂事故的起始点。严重咬边会减少基本金属的截面积,使焊缝承载能力减低。

第7题:

在焊接过程中硫、磷的主要危害是产生()

  • A、咬边
  • B、裂纹
  • C、飞溅
  • D、夹渣

正确答案:B

第8题:

咬边有什么危害性?


参考答案:咬边会减少基本金属的截面积,使焊缝承载能力减低。咬边严重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在咬边处产生裂纹。DL/T869中规定。
Ⅰ类焊接接头咬边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管件≯焊缝全长的10%,且≯40mm;板件≯焊缝全长的10%;
Ⅱ类焊接接头咬边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管件≯焊缝全长的20%;板件≯焊缝全长的15%;
Ⅲ类焊接接头咬边深度≯0.5mm;焊缝两侧总长度:管件≯焊缝全长的20%;板件≯焊缝全长的20%。

第9题:

什么叫咬边?有何危害及如何处理?产生原因及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1)咬边是在沿着焊趾的母材部位上被电弧烧熔而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2)咬边危害:减弱了焊接接头强度,而且因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
(3)咬边处理方法:重要件当咬边深度≤0.5mm,连续长度≤100mm;一般件当咬边深度≤0.8mm,连续长度≤100mm;咬边超过限度后须清理补焊。
(4)咬边产生原因:焊接时选用了过大的焊接电流、电弧过长及角度不当:一般在平焊时咬边较少出现,在立、横、仰焊时,如电流较大,由于运条时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较短,在焊缝中间停留时间长了些,使焊缝中间的铁水温度过高而下坠,两侧的母材金属被电弧吹去而未填满熔池所致。
(5)咬边防止措施:选用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操作时电弧不要拉得过长;焊条摆动时,在坡口边缘运条稍慢些,停留时间稍长些,在中间运条速度要快些;焊条角度适当。

第10题:

什么是咬边?它的危害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电弧将焊缝边缘熔化后,没有得到填充金属的补充,沿焊缝的母材部位产生沟槽或凹陷的现象称为咬边。
咬边是一种较危险的缺陷,它不但减少基本金属的有效截面积,而且在咬边处还会造成应力集中,是焊接裂纹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