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对循环水的分析,判断凝汽器铜管是否结垢?

题目

如何通过对循环水的分析,判断凝汽器铜管是否结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有三种方法。
(1)用氯离子和碳酸盐硬度的比值判断:当循环水的循环倍率和循环水与补充水的碳酸盐硬度比值相等时,则表示铜管内未结垢;若式中碳酸盐硬度的比值,小于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时,则表明碳酸盐沉淀析出,铜管内已结有水垢。但值得注意的是若采用循环水的加氯处理,绝对不能用氯离子的比值。
(2)按冷却水的稳定度:
这种方法是将循环水通过大理石(CaCO3)碎粒过滤,以观察其在通过前后的碱度(A)和PH的差别,如AQ>AH或PHQ>PHH,则有结垢倾向。
式中AQ、AH—分别表示循环水通过大理石前后的碱度,mol/L
PHQ、PHH—分别表示循环水通过大理石前后的PH值。
(3)按饱和指数IB=PHru一PHB
PHru:运行温度下测得的PH
PHB;当此水被CaCO3饱和时的PH值。
IB:饱和指数
IB>0时,有析出CaCO3的倾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循环水水质的不同,现在一般采取哪几种措施防止凝汽器铜管结垢?
除胶球、毛刷机械清洗外,一般采取以下4种措施,以单独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循环水处理,防止凝汽器铜管结垢。
(1)加酸处理。改变水中的盐类组成,将碳酸盐硬度转变为非碳酸盐硬度。
(2)脱盐处理。采用反渗透处理,降低水中的含盐量。
(3)石灰或弱酸处理。降低循环水的碳酸盐硬度。
(4)水质稳定剂处理。即向循环冷却水中投加阻垢剂,抑制碳酸钙的形成与析出,或使碳酸钙晶体畸变,从而阻止了碳酸钙水垢的形成。

第2题:

为什么凝汽器铜管内会结垢?
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浓缩,使总含盐量逐渐增加,使冷却水中的Ca(HCO)2浓度越来越大,但游离CO2的浓度却会因挥发而减小,这两个因素都会促进Ca(HCO)2分解成CaCO2而析出结垢。

第3题:

凝汽器运行中,当铜管结垢时,将导致循环水传热下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汽轮机凝汽器的铜管结垢将使循环水出入口温差(),造成凝汽器的端差增大。


正确答案:减小

第5题:

凝汽器铜管结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凝汽器铜管结垢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两方面。
(1)由于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受热蒸发和浓缩,水中总含盐量逐渐增加,重碳酸盐不断分解,导致碳酸钙的浓度超过饱和极限浓度(大于碳酸钙的溶度积)而沉淀析出,在凝汽器铜管内壁结垢。
(2)冷却水中游离CO2在冷水塔或喷水池中不断损耗,使下面的化学平衡遭到破坏:Ca(HCO3)2CaCO3十CO2↑十H2O。
促使反应向右进行,结果生成碳酸钙沉淀,就会造成凝汽器铜管内壁结垢。防止凝汽器铜管结垢,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1)加酸处理。改变冷却水中的盐类组成(减少碳酸化合物含量),将碳酸盐硬度转变为非碳酸盐硬度。
(2)加炉烟处理。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抑制水中的重碳酸钙分解。
(3)水质稳定处理。有冷却水中投加阻垢剂(如三聚磷酸钠、正磷酸盐等),抑制碳酸钙的形成与析出,或使碳酸钙晶体畸变,从而阻止了碳酸钙水垢的形成。

第6题:

凝汽器运行中,当铜管结垢时,将导致循环水传热下降。

A

B



第7题:

凝结器铜管结垢,将使循环水进出口温差增大。

A

B



第8题:

汽轮机凝汽器的铜管结垢,将使循环水出口、入口温差(),造成凝汽器的端差()。


参考答案:减小;增大

第9题:

当凝汽器铜管结有软垢时,在检修中可用()的方法或用()清洗铜管。凝汽器的找漏有()和()两种情况。


正确答案:压缩空气打胶堵;高压水射流清洗机;不停汽侧找漏;停汽侧找漏

第10题:

在循环水处理中,常常使用阻垢剂、缓蚀剂稳定循环水质,减缓凝汽器铜管腐蚀结垢,试述其基本原理和药剂筛选的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 使用水稳定剂主要是利用其中的阻垢剂对碳酸盐类的垢的结晶过程去活化,使晶体的晶格畸变并分散小晶体、而水稳剂中的缓蚀剂主要有铜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减缓盐类物质对铜管等的腐蚀。目前循环水的药剂主要以有机低膦系和分散剂复配后添加铜的缓蚀剂而构成。常通过试验选择阻垢和缓蚀效率高的产品。
药剂的筛选一般包括静态和动态实验。静态试验主要是求取极限碳酸盐硬度,和在达到极限碳酸盐硬度的条件下,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同时测定铜管的均匀腐蚀速率。还可能性利用电化学的手段测定腐蚀电位,利用电镜扫描等手段对铜管的局部腐蚀进行诊断分析。通过静态试验筛选出的药剂应用在特定的动态模拟试验台上,选择和循环水运行相同和条件及工况,进一步分析药剂对特定水质、管材的阻垢、缓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