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高产喜肥农作物,根据其生育期短,且生育前、中期需肥量大的

题目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农作物,根据其生育期短,且生育前、中期需肥量大的特点,应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氮素施用量应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左右,磷、钾素全做基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棉花花铃期需肥约占总需肥量的()%。


正确答案:60

第2题:

根据马铃薯需肥量分析,马铃薯对()需要量最大

  • A、k2O
  • B、P2O5
  • C、N
  • D、Zn

正确答案:A

第3题:

马铃薯全省育期可分为()()()()()()几个生育时期。


参考答案:芽条生长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

第4题:

黄瓜是需肥且耐肥的作物。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农作物正常生长需具备哪些条件()。

  • A、水、肥、气
  • B、水、肥、气、热
  • C、水、肥、气、热、光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为什么春玉米一次性施肥(“一炮轰”)不能解决全生育期不脱肥的问题?


正确答案:春玉米的生育期在110~120天以上,全生育期要经过苗期、拔节期、大口期、小口期和花粒期,苗期处于较低温季节,生长慢,主要是扎根和长叶,需要的养分量少,需肥高峰和夏玉米比较相对晚些。从拔节至抽穗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量最多,大约近50%的氮素要在此阶段吸收,如果此时期养分供应不上会直接影响果穗大小。东北地区一次性施肥是在春季打垄时将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做底肥一次性施入,玉米后期不追肥。施入的肥料以速效高氮复合肥为主,养分释放速度与玉米需肥规律不同步,造成玉米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上,发生玉米秆黄脚现象,造成玉米脱肥。

第7题:

请简述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点?


正确答案: (1)出苗到起身:需肥较少,为了使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培育壮苗,需要适量的N素营养和一定量的P、K营养。
(2)起身—孕穗小麦茎叶迅速生长,幼穗分化形成,是小麦一生吸收营养最多的时期(N的吸收高峰:i拔节—抽穗,ii开花—灌浆;P、K的吸收高峰:拔节—开花)因此,需要加强N素营养,巩固年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并配合适当的P、K营养,促壮秆增穗、增粒。
(3)从孕穗—成熟乳熟以前:应有良好的N素营养,以延长上部各叶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粒重,保持一定的P、K营养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转化。蜡熟以前:P、K吸收基本结束,只需维持少量的N素营养,保证正常的灌浆与成熟。

第8题:

农作物正常生长需具备哪些条件?( )

A.水、肥、气;

B.水、肥、气、热;

C.水、肥、气、热、光


正确答案:C

第9题:

香料烟施肥应保证烟棵的早期生长,中期需肥量减少,成熟期肥料基本用尽。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简述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是什么?生产上如何进行马铃薯的测土施肥?


正确答案:对于马铃薯,在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3kg,磷0.5~1.5kg,钾6~6.5kg。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根据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供肥能力)、马铃薯的需肥规律、预期的产量目标及肥料利用率等4方面因素决定。首先必须测定出土壤的养分含量,一般按照对角线或者棋盘格取样,取样时去掉表土,大约20cm耕层的深度,最少取五点(根据地块大小),取回样后混匀,采用4分法分离,最后取2斤左右即可,自然干燥后送到权威部门测检;其次,根据测土结果结合产量目标、肥料利用率,计算出所需要的需肥量。
此次赵光农场春耕生产方案中马铃薯的N、P、K施肥比例为N12P15K5,P肥最多,钾肥最少,明显与马铃薯需肥规律相违背。建议进行测土后重新调整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