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口中约()的人饮用水不符合

题目

我国饮用水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口中约()的人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 A、40%
  • B、50%
  • C、60%
  • D、7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我国,与原发性肝癌关系最密切的是

A:病毒性肝炎

B:饮酒

C:寄生虫感染

D:饮用水污染

E:进食霉变食物


正确答案:A
解析: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我国肝癌患者中HBV的检出率为90%,HCV为10%~20%,部分患者为HBV、HCV混合感染。国外则以酒精中毒居多。

第2题:

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 )


正确答案:C

第3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调查


参考答案:1.接报接到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时,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2)举报人的姓名、地点、联系电话及报告的时间;(3)现场基本情况,饮用水异常情况,包括可能的污染原因、污染途径、污染范围;(4)事件的危害程度,了解受累人员数量、症状、有无就医诊断,重点是有无危重患者的情况;(5)目前已采取的措施。接报后,按要求上报各有关部门和领导,并通知现场调查人员和检验人员。2.调查的前期准备 根据接报,估计事件状况,准备好现场需要的物品:(1)饮用水采样容器(包括500ml无菌瓶、1000ml塑料瓶、500~1000ml玻璃瓶等);(2)现场检测设备(pH计、浊度计、水温度计、余氯比色计等),必要时带上水质快速应急监测仪器设备;(3)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现场检测记录单、现场采样记录单、现场勘察记录表;(4)取证工具: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5)其他:酒精棉球、打火机、记号笔、签字笔、采样箱、应急灯等。3.现场调查(1)现场卫生学调查:饮用水污染事件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包括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是顺流水方向沿供水线路由水源至末梢,进行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①资料收集:根据需要,收集与事件相关的资料,包括供水基本情况、饮用水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范围、饮水人口、饮水消毒方法、管网布设情况、供水设施设备运转情况、供水设施材质、卫生管理情况、管水人员健康状况、水质背景资料等,不同的供水方式,应具体收集哪些资料,可参阅第三篇第六章第一节的有关内容,同时,在污染事件中,应注意搜集有关污染线索的资料,特别要注意向知情人了解近期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天气变化、管水人员健康问题、事故性排放、施工改造、设备更新或检修、停水或停电、违章操作等,这些信息往往是我们从繁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突破口的关键。②实地勘察:饮用水被污染的途径一般是水源水被污染和管网被污染,主要表现为污染物经水渠(沟、塘)、河流等流入;污染物直接向水源倾倒或经地下暗沟(管)或深井渗漏所致;雨水冲刷沿岸的废渣堆场、垃圾站;化粪池等污水漫流和农田排水;管网破裂泄漏和使用不安全的输水管材、蓄水容器、水质处理剂、涂料等造成。这些污染往往在实地勘察时会留下蛛丝马迹,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顺流水方向对供水线路由水源至末梢进行细致地实地勘察,这是寻找可能的污染源、污染途径、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的关键步骤之一。水的感官性状变化是水质受到污染的直接证据,在实地勘察时,应随时注意观察。除此之外,不同的污染情况,勘查内容应有所侧重,例如:地面水水源勘查时,应主要勘查取水点及水源卫生防护的执行情况,周围工、农业污染等;自备井勘察时,井周围的卫生状况,井的围护结构,井附近工、农业排污状况,井水的消毒等应作为勘查的内容;水厂勘查的重点应为水源是否安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材质,水消毒处理情况等;二次供水,除勘查水源、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和水消毒情况外,还应调查供水设施设计施工情况,与非饮用水连接情况,供水设施周围污染源等;供水管网的勘查,主要是供水管网与污水管道排列位置情况,管网沿途泄漏情况,管网材质及老化情况等。(2)水质应急监测1)采样点的布设:根据污染情况及污染范围确定采样位置,采样要有代表性,同时取未受污染水作对照水。①对江河水系进行应急监测时,应在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断面处设置控制断面,同时应在事故发生断面的上游、下游分别布设对照断面和自净断面;②对水库、湖泊应急监测,应以水污染事件发生地为中心,按水流方向在一定向隔水域以扇形或同心圆形布点,并采集不同深度样品,同时在上游适当位置布设对照断面。应强调的是:应在水库、湖泊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设置采样点;③对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应以事件发生地点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布设监测采样井;同时在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的上游方向,布设对照采样井;④对于管网污染的应急监测应在水厂进水口、出厂水口、可能被污染部位的进出水口、末梢水等环节分别采样;⑤对二次供水设施污染的应急监测应在水箱进水口、水箱出水口、水箱供水末梢、市政供水末梢水(对照水)。2)采样频次:依照污染事件发生地的实际情况,决定采样频次,一般应包括污染事件开始时,调查处理过程中和调查处理结束时。可按以下原则决定采样频次:①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求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②既能确切反映污染程度、范围、消减情况,又切实可行;③事故刚刚发生不久,采样频次要密,待摸清变化、消减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3)采样方法及水样保存:可参阅第四篇第二章第一节中"水样品采集"部分。4)检测指标:应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根据污染物性质,确定与污染相关的检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和部分一般化学指标(pH、耗氧量、氯化物、硫酸盐等),以及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怀疑为某种化学性污染物污染时,可有针对性的做毒理学指标的检测(砷、铬等);怀疑生物性污染时,可进行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的检测;如介水传染病流行时,应检测pH、色度、浑浊度、总大肠菌群、游离氯等。注意在污染事件中,应忌开"大处方"。即不要把所有可以检测的指标均要求实验室检测,等检验结果出来后再做判断。这样不只是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对事件判断的速度,最终影响对事件处置的速度。5)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中,有些指标因为易发生变化必须在现场测定,这些指标在GB/T5750.2-2006中有明确的规定,包括pH、浑浊度、色度、电导率、水温、游离氯(采用氯化消毒时)。有些指标利用水质快速测定设备可在现场进行初步的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现场检测分析应有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①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选择、确定原则:在应急监测中应以尽快鉴定、鉴别污染物的种类,并能做出定性或半定量结果为原则。因此,应该选择直接读数、操作便捷、易于携带、对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的仪器;②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水污染事件污染物的特性和种类,应配置常用的现场检测设备,如酸度计、相关参数的现场目视比色管、便携式光度计及相应检测试剂等现场设备,并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功能状态完好;③现场检测要平行双样:凡具备快速测定条件的检测指标,应尽量进行现场测定。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在现场快速测定,另一份(必要时)送实验室分析测定,以便进一步确认现场定性、半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④现场检测记录:现场检测记录是应急监测结果的重要依据,应确保信息完整。其内容包括:环境条件、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分析日期、样品类型、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测定结果、监测点位示意图等。记录完毕后分析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均应亲笔签名。(3)人群健康危害调查:饮用水污染所致急性健康危害常常为短时间内出现集聚性患者,即在某一供水范围内的集体单位、学校或社区居民,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具有共同特点的健康损害或症状的现象。一般由共同的污染源、传播途径或因素引起。因此,饮用水污染案例中,对集聚性患者的健康危害调查极其重要,通过走访用户,可明确污染范围,为判定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原因提供证据。一般进行下列几方面的调查:1)用户对水质改变的反映:由饮用水水质改变引起的集聚性患者事件发生时,用户可能首先察觉到的是水质的感官变化。询问用户对水质的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色、嗅味的异常情况以及饮用后的反应等,可为追查原因提供重要线索。2)首发病例的饮水状况:调查首发病例的取水地点、取水工具、蓄水器具等的卫生状况及其饮水习惯,发病前后的饮水、饮食情况等,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采集患者饮用水样进行分析。3)患者症状、体征及临床诊断:集聚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大同小异,可根据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迅速作出初步诊断。调查时,既要尊重临床的诊断,又要亲自观察核实,注意患者所表现出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否符合初步诊断疾病的流行规律。必要时,可查阅病历、化验记录,采集生物标本做进一步检验、进行临床会诊,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4)病例发展、蔓延及分布与供、用水关系:对不断发生或已发生的全部病例或疑似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分析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点,绘制供水网络与病例分布图或发病时间与发病人数变化趋势图,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可判断病例与饮水的关系。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污染形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 B、世界上最早的水污染防治法律是英国在1833年制定的《水质污染控制法》
  • C、我国湖泊污染主要是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
  • D、我国饮用水源地基本没有遭受污染

正确答案:B,C

第5题:

以下第()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饮用水管网的管材质量差,因锈蚀、渗漏引发饮用水管网污染。
  • B、二次供水设计不合理会引起二次供水污染。
  • C、对因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病的人,在病因未明的情况下,暂不用隔离。
  • D、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逐级上报。

正确答案:C

第6题:

目前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lml水中菌总数A.<10个B.<20个C.<50个D.<100个E.<1000个

目前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lml水中菌总数

A.<10个

B.<20个

C.<50个

D.<100个

E.<1000个


正确答案:D

第7题:

饮用水污染事件


答案:
解析: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生活活动,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天然水体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其中,工业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污染尤为重要,如含有各种有害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排放到江、河、湖及沟塘,使得这些水体出现物理性污染,如水面上漂浮着油膜、泡沫等漂浮物,水的颜色发生改变,甚至发出臭味;同时,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酚、苯、氰、砷、汞、铬、镉、农药等有机物和无机物,造成水体的化学性污染;有时污水中还含有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甲型肝炎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造成水体的生物性污染。
饮用水污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二次供水和使用不安全的水质处理剂、涂料、蓄水容器、管道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
饮用水污染调查与处理的目的是了解某一地区或流域水污染情况及其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和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时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保障居民健康,并为进一步采取预防和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原则和控制
(1)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原则
1)接到事件发生通知后,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及单位主管领导汇报,以便及时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并尽可能详细了解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过程;污染物种类、品名、数量、性状及污染程度、危害和扩散趋势,同时立即向当地卫生主管及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出现人员伤亡时,通知当地和邻近地区的医疗单位,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必要的救护工作。
2)通知有关集中式供水单位或自备供水单位和个人,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解决前,不得擅自饮用被污染的水。
3)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及时掌握水质污染现状、趋势和动态。
4)及时发现、登记、调查和处理供水区域内人群中出现的身体不适等异常现象。
5)督促供水单位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减少、控制、消除污染物污染的范围、程度,对能够进行打捞的毒物积极组织力量打捞,必要时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将污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6)对污染范围广、危害重的事故,及时通知有关邻近地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7)事故处理结束后,撰写事故处理报告书,分析发生原因,总结处理经验,提出防范措施和对策,上报有关单位。
(2)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控制
1)初步分析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时,应建议当地政府并协助有关部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控制、消除污染物污染的范围、程度,如停止排放、关闭闸门、打捞污染物、引水冲洗等,必要时通知下游水厂和居民停止取用水。
2)经过现场调查和监测,当确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和水质污染时,应通知供水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强化水处理工艺的净化效果。如水源污染,现有水处理工艺不能控制时,应及时上报建议停止供水,启动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各种媒体通告居民在事故未解除前,不得饮用被污染的水。
3)在启用应急储备水源或采取临时送供生活饮用水时,对送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做好输送水管道、送水车、储水容器的清洗消毒,以及送供水人员的健康管理。对送供水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防止水质污染。
4)根据生活饮用水污染情况,制定水质应急监测方案,增加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及管阀末梢水、二次供水或分散式供水的监测样本和监测频率,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水源水、出厂水、管网及管阀末梢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现状、趋势和动态变化,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5)对于生物性污染事件,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继发性介水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6)在生活饮用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供水单位在恢复供水前应指导供水单位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经对出水厂、管网水及末梢水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
2.现场处置
(1)患者的处置:根据污染物性质不同,对患者的处置也不同。基本原则是:立即救治患者,同时终止污染物对患者的影响。对于化学污染物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对症治疗和去除体内毒物为主;对于生物性污染物导致的健康危害,多数情况下以对症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相结合,同时做好患者隔离,并做好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医学观察,对患者衣物、分泌物和排泄物、居室等进行消毒。
(2)现场检测:相关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调查了解现场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的过程、产生的后果以及已采取的措施,根据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开展现场检测,采取控制措施。
现场检测内容:①污染物的来源、品名、种类、性状、数量、污染途径、范围及程度,以及污染的扩散趋势。②采集水样、人体排泄物及生物材料、粪便、血液等,以确定中毒原因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
同时,对可疑污染的生活饮用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水质检测,结合现场调查的相关情况,以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做好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规范制作各类执法文书,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3)控制危险因素:根据饮用水污染程度,提出让受影响居民禁止饮用或限制使用的建议,必要时停止供水,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将危害控制到最低,切实保障居民健康。当污染控制后恢复供水时,必须对供水管网,包括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洗消毒,直至水质稳定,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供水;供水前,提醒居民在正式使用饮用水前,必须将管道内滞留的水放尽后,才能正常使用。
(4)保护暴露人群:首先是停止供应和引用受污染的水,供应替代饮用水(临时管道、水车送水、桶装水、瓶装水等);供应单位进行水质应急处理工艺调整,在常规水处理基础上针对污染物的性质和种类,增加相应的水处理工艺,如吸附工艺、氧化工艺或其他深度处理工艺,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向政府部门提出饮用水水源水体的保护问题,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紧缺的淡水资源。
当生活饮用水污染危及人群健康时,应迅速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如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危机居民健康时应建议组织疏散人群。对可疑供水污染区域内的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服药,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
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类宣传阵地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把握正面引导原则,消除公众恐慌心理,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案例
2009年7月26日上午,赤峰市卫生局接到报告称:26日上午新城区社区服务机构接诊多例腹泻患者。经调查发现新城区居民小区共发生腹泻患者多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分布于8个居民小区。病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病例有发热症状,患者发病前饮用过生水。病例发病时间均于7月25日晚,集中就诊时间在7月26日。经调查,大部分病例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以及病例的分布情况,初步判定此次新城区出现大量腹泻腹痛病例与水污染有关。
赤峰市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医学技术力量,全力救治腹泻患者,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赤峰市政府决定,对此次事件中的腹泻患者全部实施免费救治,具体办法由卫生部门制定实施。赤峰市建设部门、供水机构在专业机构的监督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继续扩大和蔓延,并对新城区所有生活饮用水主管网进行冲洗、消毒,同时组织技术力量查清污染源,并采取有效对策,避免二次污染,控制新增病例;继续抓好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查清致病原因。
据了解,7月24日晨,赤峰市新城区九龙供水公司人员在例行巡查时,发现新城区车伯尔民俗园内的九号供水井附近地面有存水,已流入井内。水厂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了情况,同时关闭了九号供水井,并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取样化验、消毒,对已进入供水管网的水通过5个末端排水口向外排放,尽可能地减少被污染水对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经警方调查,基本排除人为原因。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应是7月23日市区降水较多,地面水排泄不畅,水位升高与园内湖水联通,流入自来水供水井内造成(从电线杆和建筑物遗留痕迹看,水位最高时约高出地面50cm)。
赤峰九龙供水有限公司于7月26日向居民发出公告:7月23日,新城区突降暴雨,公司九号水源被淹,造成水污染,九龙供水公司提醒居民注意如下三点:一是请居民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应将自来水烧开饮用;二是请居民于7月27日4时至8时打开自来水龙头排放管道内的自来水,排出的自来水费由九龙公司承担;三是在清洗蔬菜水果时,请用烧开后的自来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第8题:

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规定,细菌总数应为A、<1000个/mlB、<100个/mlC、<50个/mlD、<10个/mlE、

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规定,细菌总数应为

A、<1000个/ml

B、<100个/ml

C、<50个/ml

D、<10个/ml

E、<3个/ml


参考答案:B

第9题:

家庭装修如何避免饮用水污染?


正确答案: 家庭装修应使用具备有效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管材和管件。禁止自来水管与其他非饮用水管道相通。与马桶连接时要加装止回阀。

第10题: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公布前已有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危害饮用水源的排污口,应当()


正确答案:限期治理;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