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囚制度始于()。

题目

录囚制度始于()。

  • A、战国
  • B、汉
  • C、晋
  • D、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拷囚制度


参考答案:

指我国《唐律》中有关刑讯的制度,具体包括刑讯的条件,刑讯必须遵循的章法,杖具的规格和拷打的部位,刑讯的方法和适用于原告人的条件。


第2题:

“录囚”制度,始于( ).

A.汉朝

B.南北朝

C.西晋

D.隋朝


正确答案:A
所谓“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理是否有失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汉代录囚有皇帝录囚、刺史录囚及郡守录囚。录囚制度始于汉。

第3题:

明代由宦官干预司法、会审重囚的制度是( )

A.九卿圆审

B.会官审录

C.大审

D.热审


正确答案:C
九卿圆审、会官审录、大审、热审都是明代的会审制度。九卿圆审指罪犯经二审后仍不服判决的,由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联合审判,最后报经皇帝裁决;会官审录是由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通政使、詹事府、驸马都尉共同审理案件,其中死刑和冤狱案件奏闻皇帝,其他案件直接依律判决;大审指由皇帝委派太监会同中央三法司审录囚犯的特殊的会审制度,热审是明代为在暑热之际及时清理牢狱。规定在每年农历小满后10日,由刑部奉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等审理在押囚犯的会审制度。故本题选C。

第4题:

清代在北京进行的重案会审制度不包括( )。A.秋审B.朝审C.录囚D.圆审


正确答案:CD
清代的重案会审制度包括:秋审、朝审、热审等。

第5题:

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创立的制度是( )。

A.上请制度

B.直诉制度

C.录囚制度

D.恤刑制度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直诉制度的首创。西晋时期,首次创立了“登闻鼓”直诉制度,即有冤情者可以在朝堂外击鼓,以直接向皇帝诉冤的制度。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上请制度和录囚制度起源于汉朝,因此,排除A项和C项。恤刑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成为一项刑罚适用原则,该刑罚原则又称为“老幼犯罪减免刑罚”的原则。可见,D项也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第6题:

录囚制度始于( )。

A.战国

B.汉

C.晋

D.唐


正确答案:B
解析:录囚制度始于汉代,是指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的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

第7题:

“录囚”之制出现于( )。

A.汉朝

B.晋朝

C.唐朝

D.宋朝


正确答案:A
解析:录囚制度始于汉代,是指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录囚之制对平反冤案、改善狱政、统一法律适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被后世所沿用,直至明清时期。选项B、C、D不正确,晋朝、唐朝、宋朝为汉朝以后的历史王朝。

第8题:

汉朝建立了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囚徒复核审查的制度,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这种制度称为( )。

A.读鞫

B.乞鞫

C.录囚

D.举劾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的制度,汉朝称为( )。

A.读鞫

B.录囚

C.别勘

D.翻异


正确答案:B
解析:录囚制度始于汉朝,是指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录囚之制对平反冤案、改善狱政、统一法律适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被后世所沿用,直至明清时期。选项A不正确,汉朝经过审判的各项程序,事无可疑后,法官可依据律令条文规定作出判决,并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称为“读鞫”。选项C、D不正确,翻异别勘制度是宋朝的审判制度,即犯人否认其口供,且“所翻情节,实碍重罪”时,案件则改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审理。改换法官审理,称为“别推”。

第10题:

录囚制度开始于以下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答案:B
解析:
汉代建立了录囚制度,即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案,梳理滞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