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

题目

明清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

  • A、转折时期
  • B、重要时期
  • C、改变时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朝时期,中国武术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民间涌现出许多武艺高强的名人壮士。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院,正式把木兰拳确定为中国武术的第()个拳种。


正确答案:130

第3题:

下列对“明清舞蹈”表述正确的是( )

A.民间舞蹈在明清两代的发展跌入低谷。
B.民间舞蹈在明清两代刚刚形成。
C.民间舞蹈在明清两代繁盛兴旺。

答案:C
解析:

第4题:

武术套路的形成是中国武术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宋代我国武术套路已具雏形,明代产生大量的拳种,形成很多武术流派。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真正发展在明清两代,其天赐的(),独特的(),深厚的()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


正确答案:紫砂陶土;成型技法;文化底蕴

第6题:

()是中国武术段位制“三段”的技术考核内容,()是中国武术段位制“四段”的技术考核内容。


正确答案:十六式太极剑;三十二式太极剑

第7题:

明清两代在撰写家训方面风气不如前代,家训从内容到形式,没有什么发展。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明清两代舞蹈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清两代戏曲在吸收古典舞、民间舞的同时,又大量吸收武术应用在各种开打场面中。民间歌舞向戏曲形式转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民间歌舞,一方面向戏曲发展成为地方歌舞小戏,或大型剧种,或与其他剧种合流;另一方面,原有的歌舞形式仍然在民间流传,比如湖南民间歌舞《地花鼓》发展成为“花鼓戏”,然《地花鼓》仍保持原来的样式在民间流传,并且不断地互相影响,彼此补充、丰富。

第9题:

概述藏传佛教在明清两代在青海传播发展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早在唐代吐蕃东进时,就有西藏佛教随之传入青海。达磨灭佛,西藏僧侣纷纷前来避居,藏传佛教在青海开始落脚扎根。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宁玛派和噶举派先后在青海化隆、玉树等地传播,建造了夏琼、拉秀等寺院。此后萨迦派在西藏失势,一部分僧侣流亡到青海,也建立一些萨迦派寺院,后均改归黄教。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藏族仁庆宗哲嘉措在宗喀巴的出生地、今湟中县鲁沙尔镇修建了衮本坚巴林寺,黄教在青海东部广泛流传起来。这时,蒙古俺答汗驻牧青海湖地区,皈依黄教,迎请三世达赖,使黄教在青海的势力大增,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黄教在衮本坚巴林原址上,建成了著名的塔尔寺。三十二年(1604),四世达赖派人在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堡以东建成郭隆寺(今佑宁寺)。清顺治四年(1647),在今大通县桥头镇东北建郭莽寺(今广惠寺)。黄教在青海得到了最广泛的流传。在蒙古族、土族聚居的地区,各部落首领和大多数群众也先后信仰了藏语系佛教,涌现出了一批宗教知识渊博、受人崇敬的高僧和著名活佛。
其次,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明代修建的有瞿昙寺、塔尔寺、文都寺、佑宁寺、结古寺、苏莽寺等;清代修建的有东科尔寺、却藏寺、广惠寺、沙陀寺、和日寺等。

第10题:

四十二式太极拳是由中国武术院、()、两个协会创编的。

  • A、中国拳术学会
  • B、体育总局
  • C、省体育局
  • D、中国武术协会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