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界发生的《红狮》事件表现了受众的什么权利?()

题目

美国新闻界发生的《红狮》事件表现了受众的什么权利?()

  • A、反论权
  • B、监督权
  • C、知情权
  • D、隐私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什么?
1966年上海红卫兵要求将载有批判《解放日报》文章的《红卫战报》同《解放日报》一起发行,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大批红卫兵冲进报社,使报纸无法发行。最终以接受红卫兵的条件而告终。“一月革命风暴”后“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林彪江青一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新闻舆论。

第2题:

美国新闻界发生的《红狮》事件表现了受众的什么权利?()

  • A、反论权
  • B、监督权
  • C、知情权
  • D、隐私权

正确答案:A

第3题:

使组织面临公关危机的情况主要有()。

A、组织自身行为不当

B、新闻界过分关注

C、突发事件

D、失实报道

E、与公众发生冲突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为什么说受众传播活动拥有监督控制的权利?受众行使这种权利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传播内容,例如报道的新闻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刊登的广告是否真可靠、提供的文化和娱乐内容是否健康有益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因此,广大受众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包括四个方面:(1)个人的信息反馈。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3)诉讼于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第5题:

反对“客里空”以后,解放区新闻界又出现了什么错误倾向?


正确答案: 反对“客里空”以后,解放区的新闻工作有显著的改进,在反映和指导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整党和支前等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宣传中又出现了“左”的错误倾向。
主要是:一、对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阶级路线的宣传有片面性,孤立宣传贫雇农路线,宣传所谓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对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起到了破坏作用;
二、宣传了唯成分论,这是在整党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唯心主义倾向;
三、在土地改革的宣传上强调“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的尾巴主义,否定了党的领导等等。
1948年2月,毛泽东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出了《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的指示。指示在列举了以上错误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新闻工作者认真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对照检查工作,纠正“左”的错误倾向。党中央采取了有效措施,使这一错误很快就被纠正了。这就是1947年6月至1948年2月间,解放区新闻界先后经历的反对右倾和反对“左”倾的两次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6题: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正确答案: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同时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受众的权利包括:(1)传播权即言论自由权;(2)知晓权即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获得信息的权利,尤其指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查权;(3)传媒接近权即利用大众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论权;(4)媒介监督权即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涉及受众广泛的利益,受众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对传媒的活动进行监督。

第7题:

谁掌握了报业,谁就掌握了权利——伊尼斯。这里的“报业”实质上是指().

  • A、受众
  • B、传播媒介
  • C、传播者
  • D、传播内容

正确答案:B

第8题:

右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右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参考答案:B

第9题:

试述《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的夺权事件。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什么?


正确答案: 1966年上海红卫兵要求将载有批判《解放日报》文章的《红卫战报》同《解放日报》一起发行,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大批红卫兵冲进报社,使报纸无法发行。最终以接受红卫兵的条件而告终。“一月革命风暴”后“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林彪江青一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新闻舆论。

第10题:

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是()。


正确答案:普利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