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解类腐蚀评价标准,在弱透水土层的地下水或湿润的弱透水土层环

题目

按照分解类腐蚀评价标准,在弱透水土层的地下水或湿润的弱透水土层环境下,pH值为3.5~4.0时,对建筑材料腐蚀的等级为()

  • A、强腐蚀性
  • B、特强腐蚀性
  • C、弱腐蚀性
  • D、中腐蚀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沉井的排水挖土下沉法适用于( )。

A.透水性较差的土层
B.涌水量较大的土层
C.排水时产生流沙的土层
D.地下水较丰富的土层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工程特殊施工技术。当沉井所穿过的土层透水性较差,涌水量不大,排水时不致产生流沙现象,可采用排水挖土下沉。
教材页码:P317-325

第2题:

按照分解类腐蚀评价标准,在弱透水土层的地下水或湿润的弱透水土层环境下,pH值为3. 5?4.0时,对建筑材料腐蚀的等级为:
A.强腐蚀性 B.特强腐蚀性 C.弱腐蚀性 D.中腐蚀性


答案:D
解析:
提示:根据分解类腐蚀评价标准,弱透水土层的地下水或湿润的弱透水土层环境下,pH值为3. 5?4. 0时,为中腐蚀性。

第3题: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是( )临时防渗措施。该法可以降低水头,或使地下水位降至渗透变形土层以下。在弱透水层中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在较强的透水层中采用深井法。

A.很少使用的
B.最常见的
C.一般不使用的
D.唯一使用的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93-P95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该方法是最常见的临时防渗措施,在施工期处理管涌、流沙(土)时也常采取这一最简单易行的办法。该法可以降低水头,或使地下水位降至渗透变形土层以下。在弱透水层中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在较强的透水层中采用深井法。

第4题:

某土层渗透系数K=1×10-3cm/s;透水率q为30 Lu,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该土层的渗透性等级为( )。

A.弱透水
B.中等透水
C.强透水
D.极强透水

答案:B
解析:
10Lu≤q<100Lu为中等透水。

第5题: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某水利工程压水试验结果可得土层透水率为30Lu,据此划分该土层的渗透性分级应属于下列哪一个选项?( )
A.微透水 B.弱透水
C.中等透水 D.强透水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在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的腐蚀性时,必须考虑建筑场地所属的环境类别。建筑环境的分类依据是:
A.干旱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
B.高寒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
C.气候区、土层容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
D.气候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


答案:D
解析:
提示:气候区包含干旱区、高寒区。这里应主要考虑岩层透水能力。

第7题:

沉井的排水挖土下沉法适用于( )。

A.透水性较好的土层
B.涌水量较大的土层
C.排水时不至于产生流砂的土层
D.地下水较丰富的土层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沉井的排水挖土下沉法适用于( )。

A:透水性较差的土层
B:涌水量较大的土层
C:排水时产生流砂的土层
D:地下水较丰富的土层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324
1)排水挖土下沉。当沉井所穿过的土层透水性较差,涌水量不大,排水时不致产生流砂现象,可采用排水挖土下沉。

第9题: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某水利工程压水试验结果可得土 层透水率为30Lu,据此划分该土层的渗透性分级应属于( )。
A.徽透水 B.弱透水 C.中等透水 D.强透水


答案:C
解析: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F表15规定,透水率q大于等于10Lu且小于lOOLu时,土层的渗透性等级为中等。

第10题:

在其他腐蚀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性评价中哪些是正确的()
A.常年位于地下水中的砼结构比处于干湿交替带的腐蚀程度高B.在直接临水条件下,位于湿润区的砼结构比位于干旱区的腐蚀程度高
C.处于冰冻段的砼结构比处于不冻段结构的腐蚀程度高
D.位于强透水层中的砼结构比处于弱透水层中的腐蚀程度高


答案:C,D
解析:
CD。该题属于理解题。由《岩土工程规范》12.2.1、12.2.2和G.0.1表可知,常年位于地下水中的砼结构比处于干湿交替中的腐蚀程度低;直接临水条件下湿润区比干旱区的腐蚀性程度低;冰冻地段比不冻地段砼结构腐蚀性程度高;强透水层中的砼结构比弱透水层中 的腐蚀性程度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