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

题目

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不宜超过25%,为什么?


参考答案:如果弯矩调幅过大,结构在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内力重分布以前,将可能因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从而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历程过长,将使裂缝开展过宽、挠度过大,影响结构正常使用。

第2题:

关于梁端弯矩调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为减少梁端弯矩
  • B、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进行调幅
  • C、调幅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梁的刚度
  • D、调幅的原因是由于实际弯矩大于计算值

正确答案:A

第3题: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B.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C.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D.弯矩调幅系数β≤ 1.0


参考答案:C

第4题: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平确的是()

  • A、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 B、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 C、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 D、弯矩调幅系数β≤1.0

正确答案:C

第5题:

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正确答案:25%

第6题:

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10
C.350
D.440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


正确答案:避免塑性铰出现过早,转动幅度过大,致使梁板的裂缝宽度及变形过大。

第8题:

按弯矩调幅法设计时,梁的跨中弯矩应如何确定?


参考答案:按弯矩调幅法设计时,梁的跨中弯矩应取下列三个数值中的最大者:(1)按性分析所得的最不利弯矩值;
(2)由于弯矩调幅后仍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且从钢筋屈服到达到极限强度尚有一定距离,某跨梁形成三铰破坏机构时,三个塑性铰截面并不一定同时达到极限强度,故跨中截面弯矩:其中,M0——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Ml、Mr——连续梁或连续单向板的左、右支座截面弯矩调幅后的设计值。(3)调幅后,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值均不应小于 M0 的 1/3。

第9题:

使用弯矩调幅法时,为什么要限制?


正确答案:因为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时为超筋梁,受压区混凝土先破坏,不会形成塑性铰。时为适筋朵,可以形成塑性铰。值越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大,因此要限制,一般要求。

第10题:

"弯矩调幅系数"这一概念是如何定义的?若将该系数记作β,调幅后的弯矩值是βMze还是(1-β)Mze


正确答案: 对于调幅系数,有两种说法:
(1)《高规》5.2.3条第1款指出"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此处,调幅后的弯矩值应是βMze
(2)三校合编《混凝土结构》(中册,第二版,2003年)的15页在介绍调幅法时依据的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在该规程中,弯矩调幅系数β被定义为"(按照弹性理论算得的弯矩一调幅后的弯矩)/按照弹性理论算得的弯矩"。其4.1.6.2条规定:"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降低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其调幅系数不宜超过0.20"。其4.1.6.3条规定"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当连续梁搁置在墙上时,M=(1-β)Mz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