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于提高我国城乡规划的()和调控作用,加强

题目

《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于提高我国城乡规划的()和调控作用,加强城乡规划监督,协调城乡科学合理布局,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 A、科学性
  • B、严肃性
  • C、指导性
  • D、权威性
  • E、强制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A.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B.城乡规划的修改
C.城乡规划的实施
D.城乡规划的制定
E.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

答案:A,B,C,D
解析: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成为一部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第2题:

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B: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C: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D: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的城乡规划方案和文本,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七条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城乡规划依据,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等,以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

第3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根据《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要注意城乡统筹,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加快编制和实施村镇规划,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引导农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减少农村现有居民点人均用地,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使用率,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B.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发展用地合理布局
C.加强规划对城镇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利用方面的引导与调控,立足资源和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D.要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防止突破规划和违反规划使用土地,维护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要继续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土地使用,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防止突破规划和违反规划使用土地,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5题:

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B.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C.城乡规划管理包括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
D.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的城乡规划方案和文本,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七条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城乡规划依据,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等,以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

第6题: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实施城乡规划的基石,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

A: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建设用地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
B:依法调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城乡规划
C:履行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职能
D:节约建设用地,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E: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规划实施

答案:A,B,D,E
解析: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实施城乡规划的基石,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其主要任务是:(1)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规划实施;(2)节约建设用地,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3)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建设用地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4)依法调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城乡规划。

第7题: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A: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B:城乡规划的修改
C:城乡规划的实施
D:城乡规划的制定
E: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

答案:A,B,C,D
解析: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成为一部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第8题:

加强城乡规划实施,强化规划实施管控,就应当()。

A、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

B、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

C、提高城乡规划编制质量

D、严格实施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方法内容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通过法律规定,促进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中的政务公开,便于公众参与,增强社会监管的力度,从而运用社会监管的方法来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工作
B: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效能
C:对于违法建设的罚款和竣工验收资料逾期不补报的罚款处罚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中关于法制方法的运用
D: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是具体进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核发规划许可证的行政主体

答案:C
解析:
《城乡规划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了对于违法建设的罚款和竣工验收资料逾期不补报的罚款处罚,就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中关于经济方法的运用。

第10题:

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包括(  )。

A: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B: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C: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体系?
D: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E:城乡规划行政的横向体系

答案:C,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包括:
(1)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体系,就纵向体系而言,是指由不同层级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即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2)城乡规划行政的横向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了解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