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

题目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

  • A、征收污染税费
  • B、实施排污权交易
  • C、提供补助资金
  • D、开发援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白化,正威胁着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冰川不断退化,加重了中国长江水资源短缺的危险,从海龟到老虎,从奇华华荒漠到亚马逊河,这些自然奇观都由于温度的升高而面临险境,虽然应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战略可以拯救部分自然奇观,但只有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使其免遭毁灭的厄运。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使其免遭毁灭的厄运。

B.全球变暖威胁着世界各国的自然奇观

C.政府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采取严格措施

D.亟待制定气候变暖适应战略保护世界自然奇观


正确答案:C
【答案】C。解析:本题的最后一句“但只有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使其免遭毁灭的厄运。”是主旨句,只有C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第2题:

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或受损,有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有的国家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政策方案的出台及国际气候政策制定的态度。
由此可以推断:

A. 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益影响
B. 所有的国家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影响
C. 有的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D. 有的国家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污染源

答案:C
解析:
题干原文“有的国家也是气候变暖的受害者”

第3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以下属于当时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最关注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污染

D.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ABCD

第4题:

市场在以下什么情况下无法发挥作用?()

  • A、经济政策
  • B、全球变暖
  • C、人工智能
  • D、价格调控

正确答案:B,C

第5题: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2008年环境日的主题(),体现了全球遏制气候变暖的行动正在进行。

  • A、警惕,全球变暖!
  • B、全球变暖,后果堪忧
  • C、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正确答案:C

第6题:

我国在对抗全球变暖运动中一贯采取积极务实的姿态.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 。( )


A. 《中国应对全球变暖国家方案》
B. 《中国应对温室效应国家方案》
C. 《中国应对环境污染国家方案》
D.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故答案为D。

第7题: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手段有( )。

A:制订宏观经济政策
B:直接参与
C:采取法律手段
D:采取经济手段
E:政府负责提供公共品

答案:A,C,E
解析:

第8题: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有( )四种。控制全球变暖的关键问题是控制()。


参考答案:CO2;CFC;N20;CH4 大气中CO2的含量

第9题:

()是第一个全面控制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便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正确答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0题:

各国政府对零售商业的干预大致有两个层次()

  • A、通过一般经济政策
  • B、通过专门的经济政策
  • C、通过政府的行政性干预
  • D、通过法律干预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