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2岁。浮肿、少尿7天伴头痛、呕吐1天。7天前患儿出现眼睑浮肿,次日波及下肢,尿量减少,尿色加深,昨起患儿呕吐胃内容物3—4次,感头痛、头晕、乏力,并出现嗜睡,时有复视。起病前一周曾有咽痛,咳嗽史。起病以来,精神软,纳差,无发热,寒战,无腹痛,腹泻,无气促发绀。既往体健。体检:T36.8℃P92次/分R30次/分BP165/110mmHg精神萎糜,嗜睡,面色略苍白,眼睑浮肿,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咽充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及,移

题目

患儿,12岁。浮肿、少尿7天伴头痛、呕吐1天。7天前患儿出现眼睑浮肿,次日波及下肢,尿量减少,尿色加深,昨起患儿呕吐胃内容物3—4次,感头痛、头晕、乏力,并出现嗜睡,时有复视。起病前一周曾有咽痛,咳嗽史。起病以来,精神软,纳差,无发热,寒战,无腹痛,腹泻,无气促发绀。既往体健。体检:T36.8℃P92次/分R30次/分BP165/110mmHg精神萎糜,嗜睡,面色略苍白,眼睑浮肿,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咽充血,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水肿,四肢肌张力减低。血常规:Hb109g/LWBC9.06×109/LN66%L32%M2%尿常规:蛋白++/Hp,红血球+++/Hp大便常规(—)1试述全面诊断。(1.5分)2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2.5分)3治疗原则(3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26岁,腹痛、腹泻、发热10小时。
患者于10小时前出现下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黄连素和吗叮啉未见好转,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并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5℃)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便,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查血象WBC18×10/L,急收入院。
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无结核及疫水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8.70C,P120次/分,BP11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著,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10~15次/分。
辅助检查:Hb162g/L,WBC25×10/L,中性分叶85%,杆状9%,尿常规(-)。粪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总分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4分)
急性阑尾炎,(2分)化脓性。(2分)
(2)诊断依据(4分)
①转移性右下腹痛。(2分)
②右下腹固定压痛。(1分)
③发热,白细胞增高。(1分)
2.鉴别诊断(6分)
(1)急性胃肠炎、菌痢。(3分)
(2)尿路结石感染。(3分)
3.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2分)
(2)复查粪便常规、血常规。(2分)
4.治疗原则(4分)
(1)抗感染治疗。(2分)
(2)阑尾切除术。(2分)

第2题:

主诉:男性,33岁,农民,夜尿增多半年,伴水肿、头晕2个月,恶心、呕吐5天。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尿增多,每晚3~4次,量约1200ml/夜,未在意,2个月前始出现眼睑水肿,晨起为著,头晕不适,感全身乏力,耐力下降,测血压至180/100mgHg,不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等药物,疗效欠佳,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诊治入院。发病来,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36.5℃,P100次/分,R25次/分,BP185/11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贫血貌,神志清,精神稍差,眼睑轻度水肿,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部器官大致正常,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化验:Hb65g/L,RBC2.12×10/L,血BUN25.3mmol/L,Cr806.2μmol/L,Ca1.72mmol/L,P1.58mmol/L;尿常规蛋白(++),BLD(++),比重1.012。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2)诊断依据
①夜尿增多半年,伴水肿、头晕2个月,恶心、呕吐5天。
②BP185/110mmHg。贫血貌,眼睑轻度水肿,睑结膜苍白,心界向左下扩大,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③化验示Hb65g/L,RBC2.12×10/L,血BUN25.3mmol/L,Cr806.2μmol/L,Ca1.72mmol/L;尿蛋白(++),BLD(++),比重1.012。
2.鉴别诊断(3分)急性肾衰竭。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内生肌酐清除率。
②双肾彩超。
③寻找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④各系统相关检查。
4.治疗原则(5分)
①原发疾病和加重因素的治疗。
②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

第3题:

病历摘要女性,20岁,水肿、肉眼血尿5天,尿量减少伴头痛1天。患者五天前无明显诱因晨起后发现双眼睑水肿,同日出现尿色呈洗肉样,尿中有泡沫,无血丝及血块,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休息后症状无减轻,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1天前出现头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未呕吐,无眩晕、耳鸣及视物模糊、自觉尿量较前减少,约500ml/日。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食欲、睡眠欠佳。既往史:本次起病前2周因发热、咽痛、外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抗炎1周,症状好转。无高血压、肝炎、结核病史。父母体健,无肾脏病及高血压病家族史。查体:T36.7℃,P90次/分,R20次/分,BP170/100mmHg。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及肿大。颜面及双眼睑水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未见脓苔。甲状腺不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2g/L,RBC3.15×10/L,WBC6.9×10/L,N0.75,Plt285×10/L。尿常规:Pro(++),RBC满视野/HP,WBC5~8个/HP。尿蛋白定量1.8g/d,血Cr88μmol/L,BUN9.8mol/L,Alb34g/L。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2分)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9分)(一)初步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2.5分)2.肾性高血压(0.5分)(二)主要诊断依据1.急性肾小球肾炎(1)青年女性,急性起病。(1分)(2)发病两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分)(3)肉眼血尿、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1.5分)(4)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氮质血症。(1.5分)2.肾性高血压:青年女性,肾脏疾病之后出现头痛、血压升高,无高血压家族史。(1分)二、鉴别诊断(4分)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2分)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0.5分)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0.5分)4.全身性疾病肾脏损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1分)三、进一步检查(5分)1.监测肾功能。(1分)2.尿相差显微镜。(0.5分)3.抗链“O”、补体C3,乙肝两对半、抗核抗体谱、抗GBM抗体。(2分)4.双肾B超。(1分)5.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0.5分)四、治疗原则(4分)1.卧床休息、限制水盐及蛋白质的摄入。(1分)2.感染灶的治疗。(0.5分)3.对症治疗:利尿、降压。(2分)4.必要时透析治疗。(0.5分)

第4题:

病历摘要:男性,25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1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1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126g/L,Ret1.0%,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便潜血(-)。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分)
(2)诊断依据(4分)
①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1分)
②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2分)
③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1分)
2.鉴别诊断:(6分)
①溶血性黄疸。(3分)
②肝外阻塞性黄疸。(3分)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1分)
②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2分)
③腹部B超观察肝脾情况。(1分)
4.治疗原则:(4分)
①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1分)
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1分)
③护肝药物。(1分)
④中医药。(1分)

第5题:

病例摘要: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2周入院。
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2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排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查体: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126g/L,Ret1.0%,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潜血(-)。


答案:
解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2)其诊断依据
1)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
2.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黄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一般伴贫血,Ret升高,尿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2)肝外阻塞性黄疸 有胆石症、胰头癌等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常伴皮肤瘙痒,粪便呈陶土色,尿胆原(-),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而间接胆红素正常。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病毒的类型应作:
(1)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2)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
(3)腹部B超观察肝脾情况。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第6题:

主诉:女性,40岁,教师,上腹部反复疼痛8个月余。
现病史: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劳累及饥饿时加重,进食后疼痛可缓解,发作无明显规律性。伴有腹胀、反酸、嗳气,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自觉口干、咽干,有时胸闷、气短、食欲缺乏、纳差、乏力。病后纳差,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36.5℃,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部器官大致正常,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慢性胃炎。
(2)诊断依据
①上腹部反复疼痛8个月余,进食后疼痛可缓解,发作无明显规律性。
②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次/分。
③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2.鉴别诊断(5分)
①消化性溃疡。
②胃癌。
③慢性胆囊炎。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胃镜检查。
②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根除幽门螺杆菌。
②修复胃黏膜及对症治疗。

第7题:

【病案举例】
王某,男,16岁,学生,未婚,2004年4月8日初诊。5天前不慎受凉后起病,感咽部疼痛,伴恶寒,发热,口干,自服“氨苄青霉素”、“银翘解毒片”后发热渐退,咽痛减轻。2天前晨起出现眼睑浮肿,水肿来势迅速,昨日起逐渐双下肢也出现浮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恢复较易,腰部酸胀疼痛,咽痛,食欲不振,小便量也减少,大便尚调,发热,微恶寒,遂来诊。T 38.1℃,P 98次/分,R 18次/分,BP 140/90mmHg。神志清,眼睑、面部浮肿,咽红,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浮滑数。尿常规:蛋白++,镜检:红细胞+/HP,可见红细胞管型。双肾B超:双肾体积略增大,尿素氮:4.7mmol/L,血肌酐(Cr):103μmol/L。


答案:
解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面目、下肢浮肿,故诊断为水肿(阳水)。风热外袭,内合于肺,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道不通,泛溢肌肤,发为水肿、尿少;风为阳邪,其性清扬上行,故头面肿剧而来势迅速;水气郁于肌表以邪实为主,故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恢复较易;风热郁于肌表则发热,微恶寒;风热阻于经络,经脉不通则腰痛;风热上扰则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内蕴之象,脉滑主水湿。辨证属风水相搏证。
西医诊断依据:①年龄16岁,青少年患者,5天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起病急,临床表现为面部、眼睑、下肢浮肿,少尿;③体查:血压升高,BP 140/90mmHg,面部、眼睑、下肢水肿;④尿常规:尿蛋白++,镜检:红细胞+/HP,可见红细胞管型。有蛋白尿、血尿。B超双肾体积略增大。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水肿(阳水——风水相搏证)。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6g 生石膏20g 白术10g 车前子10g 白茅根30g 白花蛇舌草15g 桔梗10g 甘草6g 泽泻15g 小蓟15g 茯苓皮15g 连翘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第8题:

男孩,9岁。尿少、血尿、头痛2天,呕吐5次,惊厥1次。体检:血压170/130mmHg,嗜睡,颈软,面部浮肿,咽赤,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浮肿,胫前无指压迹。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初步诊断:急性肾炎合并高血压脑病诊断依据:学龄儿童,起病急,尿少、血尿、高血压、非凹陷性浮肿,并伴头痛、呕吐、惊厥1次、嗜睡。辅助检查:为明确诊断,需做下列检查1、血、尿常规。2、肾功能检查。3、咽培养+药敏。4、血清补体。5、抗链球菌抗体检查。治疗原则:1、卧床休息、低盐饮食。2、控制咽部感染。3、对症治疗:降压、利尿。4、对高血压脑病治疗:止惊、降压、脱水。

第9题:

男性,35岁。上腹痛、呕吐1天。
患者1天前空腹饮酒后出现持续上腹烧灼样痛,阵发性加剧,疼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咖啡渣样物,呕吐后腹痛可暂缓解。排成形便一次,大便色黄,无黏液脓血。无发热、反酸、胃灼热。未服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麦氏点无压痛。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呜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WBC6.3×10/L,AMY75U/L。尿:AMY210U/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诊断:(4分)
急性胃炎
2.诊断依据:(4分)
(1)青年男性,急性病程。
(2)1天前空腹饮酒后出现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可暂缓解。
(3)既往体健。
(4)体格检查:巩膜无黄染,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
(5)实验室检查:血WBC计数正常,血、尿AMY均正常。
(二)鉴别诊断(6分)
1.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酒后持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但疼痛无放射,查体Murphy征阴性,考虑不符合急性胆囊炎。可行B超检查以进一步除外。
2.急性胰腺炎:患者饮酒后急性上腹痛,但无发热,血、尿淀粉酶正常,考虑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小,可结合腹部CT进一步除外。
3.急性阑尾炎:本患者无转移性腹痛表现,无发热,查体未触及右下腹压痛,外周血细胞正常,考虑本病可能性小,可查腹部B超进一步除外。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胃镜。
2.腹部B超。
3.腹部CT。
(四)治疗原则(4分)
1.戒酒。合理饮食,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负担。
2.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PPI。
3.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4.对症解痉止痛。

第10题:


患儿男,3个月。因“发热、气促3天、加重1天”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39.6℃,伴轻咳,气促,唇周发绀,无寒战,无抽搐。曾在外院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等治疗。昨天热稍退,但气促发绀明显加重,伴呼气性呻吟。起病以来,精神困倦,烦躁,睡眠差,胃纳差,间有腹胀,无呕吐,大便稀黄,1~2次/日,量少,无脓血黏液,尿少。查体:T 38℃,P 200次/分,R 60次/分,BP 60/40mmHg,体重4.5kg,神清,烦躁不安,颜面唇周发绀,前囟1.5cm×1.5cm,平软,气管稍偏右,呼气性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左侧胸廓较膨隆,左侧哭颤减弱,叩诊鼓音,左侧呼吸音明显减弱,右侧呼吸音粗,较多细小湿啰音,心率200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钝,未闻杂音,腹稍胀,肝增大至右肋下4cm,质中,脾未触及。个人史:足月,在家产,混合喂养,未预防接种。

具有以下哪几项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A.心率突然>180次/分
B.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C.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D.肝脏进行性增大
E.呼吸突然>60次/分
F.突然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

答案:A,B,D,E,F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