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贫血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题目

简述贫血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贫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与贫血发生的速率、严重程度及原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氧,因此贫血可出现因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缺氧所致的代偿表现。如贫血可表现有皮肤与黏膜苍白、心悸、气短、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脉压增大,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T波倒置,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贫血尚可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多尿、性功能减退及月经紊乱等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贫血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答案:贫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与贫血发生的速率、严重程度及原有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氧,因此贫血可出现因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缺氧所致的代偿表现。如贫血可表现有皮肤与黏膜苍白、心悸、气短、心脏扩大、心前区收缩期杂音、脉压增大,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T波倒置,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贫血尚可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多尿、性功能减退及月经紊乱等表现。

第2题:

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答案: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待出现肾积水或感染时才被发现。结石可引起局部出血、感染及瘢痕形成。长期刺激可引起癌变,亦可引起梗阻以上部位引流系统和肾实质损害。较长时间急性完全性梗阻可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而肾积水表现不明显。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可导致肾积水,肾皮质变薄,肾功能逐渐受损,以致功能丧失。

第3题:

简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于生后2~5天出现,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病理因素存在而引起的黄疸,其特点是:黄疸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黄疸持续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符合以上任何一项者,均属于病理性黄疸。

第4题:

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第5题:

简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


答案:(1)病理生理机制:①妊娠晚期子宫本身的用血量约占全身的17%,使回心血量减少;②仰卧增大的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到达心脏的血液骤减,导致心输出量迅速下降,血压随之降低;③增大的子宫压迫横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心脏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下降。(2)临床表现:产妇在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伴随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3)防治:①加强血压监测,产妇体位采用左侧倾斜30o或垫高产妇右臀部,使之向左倾斜30°。,以减轻子宫对腹膜后大血管的压迫,并常规开放上肢静脉进行预防性输液扩容。②也可在产妇平卧时将产妇增大的子宫推向身体左侧。

第6题:

四肢大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答案:(1)疼痛并伴随活动受限:脱位部位的关节都有明显的疼痛,这是由于关节脱位时造成了关节囊及韧带的撕裂,从而产生剧烈的疼痛。同时由于血管的破裂还会造成受伤关节的肿胀,出血量较多时还会形成血肿。关节脱位时疼痛、肿胀是最常见的表现。(2)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和畸形则是关节脱位时的特有体征。

第7题:

简述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根据压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将压疮分为:I期:淤血红润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二者发生损伤或坏死。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破溃后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患者有疼痛感。Ⅲ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Ⅳ期:坏死溃

第8题:

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血胸和气胸)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答案:(1)胸痛:常位于受伤处,并有压痛,呼吸时加剧,尤以肋骨骨折者为甚。(2)呼吸困难:疼痛可使胸廓活动受限,呼吸浅快。如气管、支气管有血液或分泌物堵塞,不能咳出,或肺挫伤后产生出血、淤血或肺水肿,则更易导致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如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软化,影响正常呼吸运动,则呼吸更加困难,出现胸廓反常呼吸活动、气促、端坐呼吸、发绀、烦躁不安等。(3)其他:肺或支气管损伤者,痰中常带血或咯血;肺爆震伤后,多咳出泡沫样血痰;大量积气特别是张力性气胸,除影响肺功能外尚可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心包腔内出血则引起心脏压塞。(4)局部体征:按损伤性质和伤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可有胸壁挫裂伤、胸廓畸形、反常呼吸运动、皮下气肿、局部压痛、骨摩擦音和气管、心脏移位征象。胸部叩诊:积气呈鼓音,积血则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或可听到痰鸣音、啰音。

第9题: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缺氧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引起。(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10题:

简述劳力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劳力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凡冠脉狭窄超过50%时,冠状动脉循环的最大储备力下降。此时一旦运动等因素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狭窄的冠脉代偿供血能力(心肌血氧供求之间的平衡失调),则产生心肌缺血和劳力型心绞痛。
处理原则:
1.消除诱发因素如减轻运动量。
2.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加用血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中的硫氮卓酮,或硝酸盐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斯匹林等。
3.冠状动脉内介入性治疗如PTCA。
4.外科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