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给水泵的平衡室温差保护?投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什么叫给水泵的平衡室温差保护?投运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微机继电保护投运时应具备哪些技术文件?
(1)竣工原理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电缆清册等设计资料。
(2)制造厂提供的装置说明书、保护屏(柜)电原理图、装置电原理图、分板电原理图、故障检测手册、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
(3)新安装检验报告和验收报告。
(4)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和程序通知单。
(5)制造厂提供的软件框图和有效软件版本说明。
(6)继电保护装置的专用检验规程。

第2题:

凝结水泵投运条件。


正确答案: (1)凝泵电机轴承温度<100℃;
(2)凝泵电机线圈温度<110℃;
(3)凝泵上推力轴承温度<93℃;
(4)凝泵下推力轴承温度<95℃;
(5)凝泵润滑油温度<70℃;
(6)凝汽器水位>115mm;
(7)凝泵出口(精处理前)压力>0.2MPa;
(8)凝泵出口电动门开;
(9)除氧器上水主、副调阀都在关或凝泵出口压力>1MPa延时5s;
(10)凝水精处理进出口门都在开且旁路阀不在开,或凝水精处理旁路阀在开;
(11)轴加进出口门都在开或轴加旁路阀在开

第3题:

新设备投运时,保护装置必须与一次设备同时投运。


答案:对
解析:

第4题:

工艺水泵保护停运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工艺水箱液位<1米,延时10秒。
2、工艺水泵启动运行,其出口门延时60秒未开。
3、工艺水泵启动运行,延时120秒;出口母管压力<0.2MPa,延时10秒。
4、工艺水泵出口母管压力>0.7MPa,与工艺水泵母管回流门未开。

第5题:

给水泵投运前为什么要进行暖泵?


正确答案: 设计暖泵系统的作用主要有:
1)由于给水温度较高,启动前若不充分暖泵,泵体温度,不均匀,存在上热下凉的现象。上部膨胀多,下部膨胀少,出现“猫拱背”。会使内部某些动静间隙消失,联轴器中心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启动泵,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振动,摩擦等。
2)由于给水温度较高,在不暖泵的情况下启动,会使泵体受到较大的热冲击,另外,与水泵接触的通流部件受热快,不与水直接接触的部分受热慢。这种由于膨胀速度的不均,就必然产生了热应力,使泵体变形,发生密封面、结合面不严而漏水等现象。

第6题:

开式水泵投运程序?
1)确认循泵至少已有一台启动,凝汽器循环水侧已通水,闭式水己通水。2)确认开式水泵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开启对系统注水或开启开式冷却水泵旁路门进行系统注水。
3)按启动前操作卡检查介绍具备启动条件。
4)启动开式水泵,检查其出口门联动开足,运行稳定,声音、振动、温度、电流、进出口压力等正常,另一台泵投入备用。
5)根据需要投入各开冷水用户。
6)在循环水温度较高的季节,开式冷却水泵应保持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保证各冷却器的需要。
7)在温度低季节可不启动泵开启开式泵旁路门对开式水系统系统供水,但要注意循环水压不低于0.1MPa

第7题:

高频保护投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正确答案: 高频保护投停时应注意投入跳闸前,必须交换线路两侧的高频信号,确认正确后,方可将线路高频保护两侧同时投入跳闸。
对环网运行中的线路两侧高频保护必须同时投入跳闸或停用,不允许单侧投入跳闸,否则,在区外故障时,由于停用侧高频保护不能向对侧发闭锁信号,从而造成单侧投入跳闸的高频保护误动作跳闸。

第8题:

新设备投运时,()

保护装置可暂缓投运;保护装置不一定与一次设备同时投运;保护装置不必投运;保护装置必须与一次设备同时投运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新投运或大修过的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后为什么有时瓦斯保护动作频繁?遇到此类问题怎样判断和处理?


正确答案: 新投运或大修过的变压器内部较容易产生故障,因油中有剩余空气,或强迫油循环系统吸入空气,油枕油位调整不适当使外部空气侵入,瓦斯继电器调整不当等原因较容易造成瓦斯保护动作频繁。主变大修后,充电时应将重瓦斯保护投入,待充电正常后将重瓦斯投“信号”,经72小时试运行正常后再投跳闸。
主变轻瓦斯动作处理:
立即对变压器进行检查,检查油枕中的油位,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温度和声音等变化,收集变压器内部气体。
通知检修油化人员鉴定瓦斯继电器内气体性质,根据气体的颜色和化学成份来鉴定变压器内部故障的性质。
判明是否由于空气侵入或油位下降,或二次回路故障,或穿越性短路故障引起瓦斯信号动作。
如是上述原因,应尽快汇报有关领导,并尽快设法消除故障及异常,恢复正常运行。
若信号动作是因油中剩余空气逸出,或强油循环系统吸入空气而动作,应放出空气并注意其动作时间间隔。若动作时间逐次缩短,并可能造成跳闸时,立即汇报有关领导,以决定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是投信号或是跳闸。
判明变压器内部确有故障,则必须向调度申请将变压器停运,以便分析动作原因和进行检查、试验。
当主变带病运行时,应与省调调度员联系,投入该主变中性点运行。
变压器重瓦斯动作处理:
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根据系统需要启动备用机组。
检查另一台主变的中性点是否投入,若未投入,应尽快投入。
监视有关机组停机过程、检查厂用电倒换情况。
对主变外部进行详细检查,记录气体的颜色,收集气体做色谱分析。
判明是否由于变压器内部故障或油位下降太快或二次回路故障或人为因素引起保护动作。测量主变绝缘电阻。
经检查确是保护误动时,汇报调度及有关领导,同意后,将重瓦斯改投“信号”后,可恢复主变运行。
若设备故障消除后,测量变压器绝缘合格后,经有关领导批准,对主变零起升压正常后,可恢复运行。

第10题:

运行中的部分中压氧气管道或球罐停运、放散和投运时,操作氧气阀门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中压氧气管网的运行压力一般在1.8~3.0MPa。当某根分支管道或球罐需检修时,必然会遇到中压氧气放散和开通的情况。为了确保开关氧气阀门时的安全性,要求将直径小于50mm的氧气阀的前后压差控制在0.3MPa以下。但这一点在实际运行的管网中,如果不细心操作是很难实现的。正确的做法是:
1)在停运放散前,将放散阀(50~100mm)后的放散短管(应是不锈钢材质)拆下,用氯烷类溶剂清洗,防止管内存有鸟粪等可燃物;
2)停运或开通前将整个氧气管网的运行压力用氧压机调节,降至1.8MPa(最低允许的运行压力)。尽量减少氧气阀前后压差,减少停运管道或球罐的放散容积;
3)在打开放散阀前,首先应确认氧气入口阀已关闭;在氧气管道开通前,首先应确认放散阀已关闭。防止氧气入口阀与放散阀同时开启而使流速过大;
4)在放散时,应渐开放散阀,注意放散管的结霜状况。防止氧气流速太大,并应控制球罐压力慢慢下降,压降速度为0.3~0.4MPa/h,防止球罐焊缝产生裂纹;
5)直径大于50mm的氧气截止阀应设置外旁通阀,阀径以25~40mm为宜。在氧气管道开通时,先开启外旁通阀,向管道或球罐充氧气,直至阀前、后压力平衡(无流动),然后再渐开氧气阀至全开。如果氧气阀直径小于50mm,没有设置外旁通阀,应在阀门下游管段或罐内充50~100kPa的氮气,稍开动氧气截止阀,听到气流声即停,待其慢慢充压至没有气流声后再渐渐开大阀门至全开,切不可来回开关阀门;
6)如果管网允许全部停运,则可用氧压机降压来停运,用氧压机升压来投运。这比上述局部管道或球罐的停运和投运方法简单。
总之,氧气阀门的开启应注意控制氧气流速和阀后管道的清洁度,以防止燃烧,这样才能做到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