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使用于有机水稻的生产技术是:()

题目

可以使用于有机水稻的生产技术是:()

  • A、使用有机农药防治病虫
  • B、使用乙草胺除草
  • C、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禽粪作底肥
  • D、选用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有机茶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正确答案: (1)有机茶基地的建设:
①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及河道上游无污染源;
②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史;
③生产基地的空气新鲜、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
④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其周围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水资源。
(2)生产技术:
①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覆盖、水土保持、耕作除草、疏松与培肥土层等,如:茶园行间铺草覆盖、精耕细作、勤除杂草、茶园蚯蚓饲养等。
②有机茶园的施肥: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方法很多,如EM堆腐法、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工业化无害处理法等。
③有机茶园的病虫害的农业调控: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理间作、正确施肥。适时排灌、及时采摘、修剪调控、杂草防除等;另外还有物理调控,如直接捕杀、物化诱杀、培植植物驱除害虫和培植植物助长天敌等等。

第2题:

水稻对()具有抗性。

  • A、细菌
  • B、病毒
  • C、农杆菌
  • D、有机磷

正确答案:C

第3题:

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的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As进入水稻细胞中,导致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C.P影响As吸收。与细胞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
砷在植物体内富集,是因为植物细胞对砷元素进行了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的,故B错误。A项,砷是重金属,会引起蛋白质变性,而参与细胞代谢的酶大多数都是蛋白质.正确;C项,题干中说磷与砷原子结构相似,细胞上与砷结合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结合了磷就会减少砷的吸收,正确;D项,磷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这些物质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发育,正确。

第4题:

关于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 B、Cl-可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高
  • C、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较多时,测定结果偏高
  • D、要求重铬酸钾的用量过量25%以上,以便使反应完全

正确答案:A

第5题:

我国水稻、玉米等杂交种子生产技术的推广属于()推广方式。

  • A、一般
  • B、产品专业化
  • C、群众性
  • D、项目

正确答案:B

第6题:

设计审美理论是把美学原理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和技术达到和谐统一的一门应用美学。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明清农业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增加劳动投入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其中主要农作是()

  • A、水稻
  • B、烟草
  • C、棉花
  • D、转基因农作物
  • E、玉米

正确答案:A,B,C,E

第8题: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中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B,C,D

第9题:

水稻土中的有机质和氮素


正确答案: ①水稻土中的有机质水稻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旱作土壤相比,腐殖质化系数高。据沈阳农业大学观测,旱作土壤施新鲜猪粪、牛粪及马粪,其腐殖质化系数分别为27.5%、37.6%、和32.0%,而水稻土分别为38.4%、69.8%和48.0%。氧化层还原层氧化层还原层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耕淀层潜育层田间水泥面层氧化层还原层氧化层田间水泥面层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耕淀层母质层A.高地下水位B.高地下水位图3、水稻土淹水后各层的氧化还原状况
②水稻土中的氮素因有机质含量高,所以水稻土的氮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已有研究表明,在施氮肥条件下,水稻所吸收的氮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化肥,从这可以看出水稻土培肥的重要意义。

第10题:

简述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


正确答案: 该技术是利用高温型菌种制剂将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快速堆沤成高效、优质有机肥。其原理是利用速腐剂中菌种制剂和各种酶类在一定湿度(秸秆持水量65%左右)和一定温度下(50~70℃)剧烈活动,释放能量,一方面将秸秆的纤维素很快分解,另一方面形成大量菌体蛋白,为植物直接吸收或转化为腐殖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