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题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以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为典故的词语,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代芳姿。下列选项中对应无误的一项是( )。

A.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貂蝉——“闭月”
B.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杨玉环——“羞花”
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西施——“沉鱼”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昭君——“落雁”

答案:D
解析:
“闭月”,述说的是貂蝉拜月的故事。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出自汉朝李延年的《佳人歌》,描写的是汉武帝的李夫人。故A错误。“羞花”,讲的是杨玉环醉酒观花时的故事。但“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出自李白的《咏苎萝山》,描写的是西施的美丽容颜。故B错误。“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李白的《清平调》,描写的是杨贵妃的美丽。故C错误。“落雁”,指的是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出自杜甫《咏怀古迹》,杜甫借咏王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块垒之情。D项正确。

第2题: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从小离开家,两鬓斑白回来,乡音仍然未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D项正确。

A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指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各自在不同领域中引领百年。与提干不符,排除。

B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指千载流传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写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与提干不符,排除。

C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结。与提干不符,排除。

第3题:

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三的平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4题:

“四弦嘈嘈弹,北风胡马嘶”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正确答案:“四弦嘈嘈弹,北风胡马嘶”出自诗人张宪的《昭君怨》。

第5题:

“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正确答案:“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出自孟浩然的《凉州词》。

第6题:

下列古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④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①出自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东吴末帝孙皓命人用一千寻长的铁锁沉在江底,试图阻挡西晋战船的前进;结果无济于事,一片求降的旗子还是插在了石头城上。描述的是东吴时期,发生于公元280年。②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涉及的历史事件是: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描述的是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③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昭君的满腔悲愤。描述的是写的是汉朝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昭君出塞发生于西汉公元前54年。④出自杜牧的《题乌江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西楚霸王(项羽)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描述的是秦末时期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2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是④③①②。因此选择D选项。

第7题:

下列词句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的是(  )。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答案:D
解析:
A选项是说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B选项是说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意思是: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C选项意思是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世事茫茫。作者浓浓的乡愁尽在其中。D选项是说作者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却口音未变,体现了文化对人的持久的影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8题:

“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三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第9题:

“琵琶中国弹未已,有人转眼悲胡笳”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正确答案:“琵琶中国弹未已,有人转眼悲胡笳”出自诗人张天赐的《明妃出塞图》。

第10题:

“左抱琵琶右挥手,胡地汉宫能几春”出自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


正确答案:“左抱琵琶右挥手,胡地汉宫能几春”出自诗人吕本中的《昭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