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2日14:06,某站一场4道开1442次,编组列车全部连挂后未进行试拉,由调车组制动员复检后开车,列车起动后机后25—26位分离,造成列车分离一般事故。此时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谁?

题目

2000年10月22日14:06,某站一场4道开1442次,编组列车全部连挂后未进行试拉,由调车组制动员复检后开车,列车起动后机后25—26位分离,造成列车分离一般事故。此时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列车编组顺序表上对施封的货车未记明“F”字样,货车一侧无封,发生被盗丢失事故后,由责任单位与该列车的编组站共同负责,事故列责任单位。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2001年7月28日,3475次货物列车21:01到达某站3道,计划为3+17,4-14,并与原2辆停留车连挂对货位,3+全部开车。当4道连挂第2位车对货位时,连结员未确认连挂状态,未进行试拉,盲目显示信号推进运行,造成车辆溜逸,挤坏5号道岔,21:15溜入区间。汲取的教训和警示教育。


正确答案:1.应严格执行《技规》第214条“推进车辆时要先试拉。车列前部应有人了望,及时显示信号”的规定。
2.作业前要彻底检查车辆的连挂状态,推进车辆前要进行试拉。
3.严格按《调标》要求的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进行作业。
4.推进车辆前,调车长要落实作业标准。连挂车辆后未试拉,不得进行推送作业。

第3题:

摘挂类车在中间站作业后,未认真确认车辆连挂状态,发车时造成列车分离,属于一般()事故。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正确答案:D

第4题:

某直达货物列车按列车编组计划规定,在某编组站进行车组换挂,该编组站应对该列车进行()技术作业。

  • A、无调中转列车
  • B、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 C、始发列车出发
  • D、解体列车到达

正确答案:B

第5题:

2000年10月22日14:06,某站一场4道开1442次,编组列车全部连挂后未进行试拉,由调车组制动员复检后开车,列车起动后机后25—26位分离,造成列车分离一般事故。从此次案件中汲取的教训和警示教育有哪些?


正确答案:1.车辆挂妥后,制动员必须认真确认连挂状态,杜绝臆测作业。
2.进行编组作业,必须试拉,确认车辆停稳后,再摘钩,严禁不试拉摘钩。

第6题:

列车编成后(整列转线除外),应进行试拉并检查车辆连挂状态。( )


【答案】√

第7题:

编组列车作业,制动员推进车列推进运行时,编组车列,确认车列挂妥后应进行试拉。根据需要,将车列停放在适当或()规定的位置,按规定采取防溜措施后摘钩。

  • A、《站细》
  • B、《行规》
  • C、《技规》
  • D、《调规》

正确答案:A

第8题:

《事规》规定:客运列车或客运列车摘下本务机车后的车列,被货运列车、机车车辆冲撞造成的事故,以及客运列车在中途站进行摘挂(包括摘挂本务机车)或转线作业发生的事故,均定客运列车事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2000年10月22日14:06,某站一场4道开1442次,编组列车全部连挂后未进行试拉,由调车组制动员复检后开车,列车起动后机后25—26位分离,造成列车分离一般事故。请简要分析事故原因。


正确答案:1.复检制动员检查车不认真,25~26位钩挡内有煤压钩头部分而未检查出没有连挂,未确认钩销落下,违反《技规》关于车辆挂好后认真检查确认连挂状态的规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调车长未按规定试拉,违反《技规》第214条关于“编组作业摘挂列车挂妥后,应进行试拉”的规定,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第10题:

2001年7月28日,3475次货物列车21:01到达某站3道,计划为3+17,4-14,并与原2辆停留车连挂对货位,3+全部开车。当4道连挂第2位车对货位时,连结员未确认连挂状态,未进行试拉,盲目显示信号推进运行,造成车辆溜逸,挤坏5号道岔,21:15溜入区间。事故定责。


正确答案:1.事故性质:根据《事规》的规定,车辆溜入区间,构成险性事故。
2.事故责任:连结员负主要责任,调车长负重要要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