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括中国的国际新秩序内容和意义。

题目

简要概括中国的国际新秩序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内容:我们所说的国际新秩序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内容如下:
(1)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在国际交往中不允许把自己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2)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各国主权范围以内的事由各国自己去办,世界事务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任何国家不得谋求霸权;
(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与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反对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歧视性的政策与作法;
(4)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其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有效控制机构。
2.意义: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时代的要求、人类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建立国际新秩序必然基于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主权国家平等的前提。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根本动力。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应当而且可能作出较大的贡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体育观产生的背景、简要内容来源和意义。


正确答案: 从19世纪3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突出,阶级斗争愈加尖锐,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远动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在同资产阶级日益尖锐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极笛革命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斗争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有机组成部分——克思主义体育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马克思主义体育现是在批判继承历史上各种先进体育思想,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提出了体育是无产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科学理论,明确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学说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主要内容有4: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必须使劳、智、体三者紧密结合;私有制是人全面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方式是导致人畸形发展的不治之症。

第2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发展中国家战后最早在世界上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其内容主要包括:
(1)通过努力,建立和平、公正、平等、合作的经济与政治相互结合的国际新秩序。
(2)主张改变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不平等基础上形成的旧的国际分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改变世界经济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格局,保证发展中国家对其资源的开发实行有效的控制,并根据主权原则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活动。
(3)主张加强南南合作,特别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积极参与南北合作,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4)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无权地位,使发展中国家能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过程。
(5)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和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第3题:

请欣赏右面这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图案,仔细观察这幅图,简要说明图案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
解析:
示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圆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

第4题:

简要概括意大利统一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驱逐外国统治势力,实现民族统一和国家独立,走上自主发展道路,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2)意大利的统一是经过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艰苦的斗争才完成的,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促进意大利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3)统一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的动荡、纷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推动了意大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但由于意大利封建势力顽固,自上而下的统一方式对封建势力的扫除又不够彻底,加之自然资源缺乏等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仍面临着重重阻碍。

第5题:

简要概括中国报刊在版式上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1)古代报刊:以手抄为主,书册式。无报头。
(2)近代报刊:外文报刊从一开始就使用规范的外国报刊形式.中文报刊适应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采用线装书的形式.
(3)辛亥革命以后逐渐采用现代形式,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第6题:

简要概括《红楼梦》的主要写作内容及写作意义。


正确答案: 示例:《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败为背景,主要写一批贵族子女的生活,特别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客观上展示了传统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通过宝黛爱情悲剧的真实描写,表现了人生理想的幻灭,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第7题:

请简要概括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关于授田的规定。北魏将土地分为露田、麻田、桑田及宅地四种,每种土地的分配规定有所不同。
第二,还田的规定。“老免”与“身没”是还田的基本规定。对于露田与麻田,必须按照前述规定还田。桑田(或榆田)“皆为世业,终身不还”。
第三,授田与还田的特殊规定。
第四,官吏的公田规定。

第8题:

根据《讲话》内容简要概括“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2)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作家,艺术家在通过自己的头脑反映社会生活时,却不是消极的摹写和简单的复制,而是积极能动地创造,有取舍、有加工。

第9题:

简要概括德意志统一的意义。


正确答案:①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德意志长期以来一直四分五裂,邦国林立,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领导的三次王朝战争使德意志结束了几个世纪封建割据局面,成为一个现实存在的名副其实的国家。
②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可是德国的分裂状态却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德国的统一,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德国统一以后,颁布了1871年宪法,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德意志帝国统一也是一场推动社会转型的政治革命,有利于德国社会的进步。
④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国统一以后,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欧洲强国,打破了法国独霸的局面,出现了两强并立,欧洲的政治格局被改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也很快步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实力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极大的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⑤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普鲁士的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种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加上其实力的不断增长,使它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给世界人们带来保留巨大灾难。

第10题:

简要概括近代中国洋式建筑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殖民地式(活跃期:1860’s——1880’s)
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又称“外廊样式(VerandaStylE.”,被视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是最早传入我国的建筑样式。
▲特点:
以带有外廊(多为柱廊式)为主要特征。它是英国殖民者将欧洲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为适应当地湿热气候而形成的一种流行样式,早期进入中国的殖民者将之从东南亚移植过来。一般为1—2层、带二三面外廊或周围廊的砖木混合结构。
▲实例:天津法国领事馆、台湾高雄英国领事馆等。
2、西洋古典折中主义(活跃期:1890’s——1920’s)
西洋古典折中主义建筑是我国近代城市洋式建筑的一种主流形态。
▲特点:
西方折中主义有两种典型形态:
一种是类型主义,即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对口”采用不同的历史风格。如以哥特式建教堂,以古典式建银行、行政机构,以文艺复兴式建俱乐部,以巴洛克式建剧场,以西班牙式建住宅等等。形成群体建筑风格的大杂烩。另一种是集仿主义,即在同一栋建筑上混用希腊古典、罗马古典、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法国古典主义等各种风格样式和艺术构件,形成单栋建筑的混搭式面貌。
▲实例:上海汇丰银行、汉口海关大楼等。
3、装饰艺术风格(活跃期:1930’s)
装饰艺术派脱胎于新世纪之交的新艺术运动。
▲特点:
上海的装饰艺术派建筑较为集中(其它地方不是很常见),不仅融合了该风格的常见特征,例如之字型外观,舷窗般的窗户,风格化的花卉和动物图案,同时还加入了独特的中国元素:云纹、古钱、八卦等。总之,装饰艺术派是一种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形态,在大幅度简化古典装饰的同时,仍保持着某种装饰味道。
▲实例:上海百乐门舞厅、上海和平饭店(原沙逊大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