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观察者应当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消除观察对象的种种顾虑。(2)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之中。(3)遵从观察对象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4)重视个别交往。(5)热情帮助观察对象。

第2题:

着装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内衣注意和体与品质,内衣不可以外露、丝袜不能破、袜口不外露、口袋内不放杂物。(2)进入室内大衣、风衣、帽子、手套脱掉。(3)正式场合不穿凉鞋,男士穿系带皮鞋。

第3题:

运用问题情景导入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悬念问题的设置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太难,会降低幼儿学习积极性;太易,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形象生动,紧扣教学内容。 
(3)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幼儿难得其解,将幼儿注意、思维活动引入某一探
索方向的情况

第4题: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现察:
(1)定时准确地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的量、颜色,并观察有无凝血块;引流液较多时,应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1次,动态观察引流量变化。
(2)患者术后引流量偏多,要通知医生。如果持续3小时成人大于300ml/h无减少趋势,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3)如果引流讨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心率快、血压低、脉压差小、中心静脉压升高、尿量少、末梢凉、精神差者,应考虑心包压塞的可能。(4)定时拍摄胸片,了解胸腔或纵隔内的渗出液緒留情况。
护理:
(1)将心包纵隔引流管连接一次性无菌引流瓶,引流瓶必须低于患者胸腔。引流管的长度以患者能够翻身及活动为宜,在搬动患者时不可高举瓶子,可夹闭引流管,以免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
(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脱出、扭曲或打折。应保持引流瓶的水封瓶状态,当引流瓶破损应及时更换。
(3)患者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循环稳定后应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动作,以利呼吸及引流通畅。
(4)术后前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应用止血药后要特别注意多时间内持续挤压引流管,以防止凝血块堵塞引流管。
(5)保持引流管和引流瓶的无菌,引流管进皮肤处要保持无菌,有渗出时要及时消毒更换敷料。
(6)引流管的长管下端应在水封瓶液面下2~5cm,使胸腔保持一定的负压。在更换引流瓶是,必须用两把止血钳将引流管加紧,避免空气进胸腔。
(7)心包纵隔无积液,是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每日小于50ml即可拔管。拔管是嘱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在屏气时将管拔出,用凡士林纱布敷料严密覆盖切口。超过48小时拔管要缝合引流管口皮肤。

第5题:

实地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实地观察的实施,除了按照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事先做好观察方案的设计、观察人员的选择和培训等工作外,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选择观察的对象和环境。
(2)选准观察的时间和场合。
(3)灵活安排实地观察的程序。
(4)努力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5)把观察与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
(6)认真做好观察记录等。

第6题:

运用现场观察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1)进行连续性观察。即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
2)进行轮换性观察。即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进行隐蔽性观察。即研究者的观察活动力求不使被研究者觉察到。

第7题:

操纵自动变速器应注意哪些问题?途中损坏后拖车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手柄应先选档,后踩油门。
②接通前进档(或倒档)后,不应立即猛将油门踩到底。
③在高速行驶时,不允许把手柄从D位移到“I”位或“L”位。
④发动机不工作时,油泵不泵油,自动变速器不工作,故不允许发动机熄火。
⑤汽车因故不能行驶,需要长距离牵引时,牵引距离不得超出80кm,牵引速度不得大于30кm/h。因为齿轮机构无润滑油,增加磨损。

第8题:

握手有哪些禁忌(握手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注意的问题很多,如不能用左手握手;男士不能戴手套握手;不可交叉握手;不可握完手后擦手;握手不能太用力或无力。

第9题:

观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要有正确有指导思想。
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
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
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

第10题:

停车放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倒放空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 (1)停车开放空时,首先要注意到应该保温保压的槽是否已切除系统。
(2)不要卸压太快,开放空阀时应缓慢,并且保持放空阀以前的系统压力正常,以便保证没停部分的工艺条件稳定。
(3)放空阀开以后应检查是否气体通过了。如没气体通过要立即检查流程及阀门是否正确。如流程对,则应检查阀门是否有问题。
倒放空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流程是否正确,确认是应开的阀以后,应先稍开该阀,然后缓慢关原来的放空阀,直到压力和系统平衡时再开应开的阀,关原放空阀,不要憋压和卸压太快,造成工艺条件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