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

题目

国际金融危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指发生在一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而且这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危机大爆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和( )。

A、利率危机

B、次贷危机

C、系统性金融危机

D、国际游资危机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危机类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四种类型。

第2题:

指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见成效的主要启示。


正确答案:
不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走自己的路。

第3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包括()。

A:构建健全、健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B:构建金融安全网
C:构建金融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
D:构建金融调控体系
E: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危机管理的具体内容。金融危机的管理包括: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金融安全网的构建、金融危机预警和处置机制的构建、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第5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但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6题:

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与亚洲金融危机?


参考答案: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46年3月成立,其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谋求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均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实际收入提高和生产资源的开发,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2、IMF主要业务活动:向成员国发放短期普通贷款。(基本贷款、中期贷款、特别贷款、临时贷款、借款总安排下的贷款)
3、IMF的发展及其作用:设立IMF的目的最初是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所以其活动主要是与汇率监督、储备资产创造、对国际收支赤字国家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相联系的。
战后IMF的建立和运行,对于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支付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减轻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目前这种混乱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更加需要IMF这样一个世界性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方面的功能应进一步加强。
(二)亚洲金融危机。
论述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
1、生产结构失调,脱离生产资本的虚拟资本过渡膨胀;
2、许多新兴国家本币高估,实行缺乏弹性的国定汇率制度;
3、经常项目逆差严重,从而加剧了国际投机资本对本国外汇市场的冲击;
4、外债、外资比重过大,并且其投向和结构不合理;
5、政府对银行过渡干预,缺少有利的金融监管;
6、货币当局对金融领域缺少正确有利的金融监管。


第7题:

客观地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8题: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有加深国际金融危机的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参考答案:第一,经济发展“失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虽暂时避免了金融秩序崩溃,但对推动经济复苏效果有限,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福利风险增加;三是债务负担沉重。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标榜民主并不遗余力地向外输出民主,但近年来移植西式民主的国家陷入动荡,西方国家本身也出现了某些治理危机,暴露出西式民主的弊端和局限。一是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二是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三是“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四是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近年来,西方社会不断出现不同群体、阶层的矛盾与冲突,甚至社会动荡。一是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二是社会流动性退化;三是社会矛盾激化。
以上种种情况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乱象。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10题:

席卷而来的()对当代的世界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 A、国际金融危机
  • B、亚洲金融危机
  • C、恐怖主义
  • D、9•11事件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