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应加强()。严禁向内部输送()。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和()。

题目

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应加强()。严禁向内部输送()。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为了加强通风,尽量向内部输送氧气。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


正确答案:通风

第3题:

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容器内进行作业时,应使用()防毒面具。


参考答案:长管式

第4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 A、统计
  • B、测量
  • C、检查
  • D、试验

正确答案:B

第5题: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在()的地下维护室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班倒换工作。

  • A、聚集含量超标的有害气体
  • B、聚集含量不超标的有害气体
  • C、不含有害气体
  • D、有有害气体

正确答案:B

第7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20%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进入容器内的工作,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 A、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
  • B、作业时应加强通风
  • C、向内部输送氧气
  • D、采用气体充压对箱、罐等容器、设备找漏时,应使用压缩空气

正确答案:A,B,D

第9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符合安规的有(),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 A、 18%
  • B、 19.5%
  • C、 20%
  • D、 21.5%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的测量。

  • A、含氧量
  • B、含氢量
  • C、一氧化碳含量
  • D、二氧化碳含量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