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题目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干燥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含水物料在干燥设备中的干燥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加速升温阶段。这一阶段,从载热介质吸收的热量主要消耗在对物料的加热和升温方面。(2)等速恒温阶段。这是以最大蒸发速度进行的等速干燥的恒温阶段。(3)减速升温阶段。从物料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已开始减少,因而它又是减速干燥阶段。

第2题:

建国以后,我国劳动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我国劳动立法的形成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立法,比较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劳动关系既存在着国营企业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同时也存在着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的现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劳动法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制度的建立,但也反映了当时经济体制的弊端,存在着过分强调行政管理,统得过死,包得过多的问题。(2)我国劳动立法的低谷时期。从1958年到1976年10月"四人帮"粉碎的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鉴于"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一方面,我国劳动管理体制上的行政行为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劳动工作逐步偏离法制化的轨道。(3)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劳动立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劳动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劳动立法的相对滞后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我国劳动立法的成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公布,标志着我国的劳动立法进入成熟时期。

第3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
一是暴力性犯罪多;
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
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
一是,敌对分子多;
二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第4题:

请简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主要阶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目的。


正确答案:(1)系统分析:对组织的工作现状和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系统功能,提出拟建系统的逻辑方案。
(2)系统设计:将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反映用户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为可以实施的物理(技术)方案。
(3)系统实施:以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为依据,将技术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实现。
(4)系统运行与维护:在系统运行阶段,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完善系统的过程。

第5题:

简述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 音乐同其他艺术一样,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动物声音的模仿。随着人类的进化,它成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在音乐艺术的早期阶段,它和诗歌、舞蹈密不可分,故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音乐又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据文献记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亦说黄帝时已有)、舜的《大磬》(即《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濩》、周的《大武》。这六代之乐到周代称为“六乐”或“六舞”,分别用以祭祀天地、日月、山川、先祖。由此可见,早期音乐的功能主要用于巫术祭祀,而且没有形成音乐理论,那时的音乐家就是巫人。
周代建立以后,相传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并列为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的两大支柱。此时期的音乐有三大特点:一、音乐的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级差别,如天子的乐队排四面,舞队八人一行,共八行;诸侯排三面,四人一行,共四行等等。二、音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据《周礼》记载,周代有庞大的音乐机关,首长称大司乐,总管音乐教育和音乐事务。三、音乐的功能由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阶级统治)服务,一如《周礼·大司徒》所说,“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和”即阶级之间的“和合”。周代音乐的这一变化,是形成音乐理论和产生音乐家的基础。因此,由春秋下及战国,出现了音乐思想的论证,产生了《乐记》(传为公孙尼所作)、荀子的《乐论》等音乐理论专著,并有师襄、师旷、高渐离等音乐家留名后世,而“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的传说和“韩娥悲歌”余音三日不绝的故事,都说明那时的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秦汉两代,确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一整套适合这一封建体制的礼乐制度来维持新的统治秩序。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对音乐的社会功能予以特别重视。从理论上说,汉代统治者推崇音乐“征诛揖让”和“教化于民”的作用,倾向于恢复古乐。从实践上看,汉代在继承先秦礼乐制度的基础上,重定祭祀天地的大礼以及祭祀时配用的乐器,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同时设立专门负责乐舞的机构——“乐府”,搜集民间音乐创作或配写歌词和曲调,安排乐舞演出。乐府的建立,为后世保留了一部分当时的民间创作,这在中国音乐史上实在是一件大事。它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音乐发生嬗变的重要阶段。首先是南北混战带来的民族融合为隋唐音乐的大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其次是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音乐理论转向探求音乐的美感作用;第三是由于佛教的广泛流行,宗教音乐得以传播,并且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改梵为秦”的佛教音乐。具体说来,这一时期各族音乐文化的大融合以西域和西凉地区(今甘肃省酒泉市和敦煌市一带)为中心。那时著名的龟兹乐、西凉乐和高昌乐以及疏勒、鲜卑、高丽等地的音乐先后传入,有的还作为宫廷宴享之乐。经过二百年左右与汉族音乐的融合,就为隋唐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民间音乐方面,也出现了南北融合的局面。由于晋室南迁,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随同南下,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等结合而形成“清商曲”,二者比较起来,清商曲的曲调比较清越,也比较抒情。历史上著名的《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和《子夜四时歌》等,都属于清商曲。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阮籍认为音乐是“天地之体,万物之性”,颇带神秘主义的色彩,而嵇康则认为音乐是在四时变化的运动中产生的,承认“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肯定了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手段,指出了“郑声是声音之至妙”,涉及到音乐的美感作用。嵇康善弹琴,尤以弹《广陵散》名重一时,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临刑前抚《广陵散》,后世称之为“嵇琴绝响”。 
隋唐时代强大繁荣,也是音乐艺术的盛期。由于国力强盛,经济富庶,唐代社会对外显得格外自信,对异质文化表现出巨大的兼容能力,一切有用的外来文化都被吸收和消化,音乐舞蹈文化尤为突出。又由于大都市(如长安)的迅速兴起,市民阶层迅速形成,他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显然有不同于其他群众的特点。因此,在唐代数百年间,特别是盛唐时代,不但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而且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燕乐、曲子和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成就。所谓“燕乐”,就是宫廷宴饮之乐。唐朝建立后沿袭隋制,奏“九部乐”:清商、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即文康),后来删礼毕而增燕乐,列为第一;改天竺而为扶南,仍合九部之数,到唐太宗平定高昌,收高昌乐合为“十部乐”,以“燕乐”总称其名。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的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二部不仅是演出形式不同,演奏技术也有高下之分,坐部伎的水平较高,唐玄宗所选的“皇帝梨园弟子”就属于坐部伎。唐代著名的《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都曾是燕乐中的乐舞。所谓“曲子”,就是配词演唱的歌曲;所配的歌词称为“曲子词”。它是市民生活的产物,“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配以长短句的歌词,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活泼多样的节奏,演唱于歌楼舞肆之间,赢得大多数市民及出入歌楼舞肆的贵公子和士大夫们的欢迎,后经文人加工,形成宋代诗歌的主要创作形式。所谓“变文”,是一种说唱艺术,它起于佛教的讲经宣传。佛教为了扩大影响,取民间说唱形式宣扬佛教故事而形成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并由寺院走向民间。变文内容有故事情节,演唱时讲究音律节拍,很受人们的欢迎,后来发展为宋元时的“诸宫调”。唐代音乐的这种大发展,使得歌手、音乐家和音乐著作大量出现,描写音乐活动的唐诗也举不胜举。较为重要的音乐著作有《乐书要录》(传武则天著)、崔令钦《教坊记》、南卓《羯鼓录》、段安节《乐府杂录》等。著名歌手和音乐家有:何满子、康昆仑、段善本、雷海青、李龟年等。 
宋元时代,城市的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也进一步扩大,与之相适应的音乐艺术也随着产生。但从音乐思想上来说,由于理学的形成及其影响,在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复古主义倾向。这似乎很矛盾,却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日益发展的市民阶层艺术与儒家的正统说教成为一种对照,所以理学家们就会出来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的曲子词这时已成为词。凡词都有一定的曲牌。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姜夔(号白石道人)、南宋张炎为代表。现在还有注明乐谱的姜夔作品保存下来。曲子发展到元代,被散曲所代替。元代关汉卿、张养浩、马致远等都有著名的散曲作品。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的卖艺场所和艺人,这也是市民文化娱乐活动非常活跃的反映。那时,管游艺场叫“瓦子”,或叫“瓦舍”,管演戏的地方叫“勾栏”,艺人叫“勾栏艺人”。他们演出的节目多数与音乐有关,其中的诸宫调因为有多种宫调,适合于表现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生活,所以颇受欢迎。这一时期的音乐专著是北宋陈旸《乐书》,200卷,全书包括历代音乐论述,各种乐器、歌舞、杂乐和各种典礼,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映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从明代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一方面是明清贵族的残暴统治,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出现,反映在音乐上是某些创作和理论的战斗意识和复古主义同时并存。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乐律的研究获得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民歌的异常活跃,尤以情歌为多,内容表现出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此外,明代以后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二者都属于说唱相间的曲艺艺术,但都用乐器伴奏,前者流行于北方,后者流行于南方。至于戏曲中的音乐,经宋元杂剧,到明代发展为传奇,后又演变为昆曲、秦腔、京剧,成为别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他在书中详细阐明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比欧洲的类似理论更早,更精确。但封建制度埋没了他的成就,没有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实际效用。

第6题:

简述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文字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最早从结绳、契刻、图画文字、陶文(陶符)、甲骨文、金文、玉文和石文等。
(1)结绳:通过结绳的方式来记录事件,大事就多结绳,小事就少结绳,打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此来识别事情的大小轻重。
(2)契刻:通过在木板上刻上缺口(符号)来记录事件,缺口刻得深,表示事情重大,刻得浅,表示事情较小。
(3)图画文字:通过图画的方式作为传达信息、宗教活动,记录重大事件的主要方式。
(4)陶文(陶符):陶器就成为了陶文的载体,原始陶器上描绘或刻划的陶文(陶符),也成为了某个原始部落识别性的标志。
(5)甲骨文:刻画在龙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的象形文字,用于占卜、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规定了文字排列的方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这奠定了中文书写以后数千年的基本规范。表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6)金文:刻画在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又可称为“铭文”,文字和青铜器一起成为祭祀用品。初步具有中国文字象形、会意和仿音的特点。
(7)玉文和石文:由文字刻画的不同载体来命名的中国象形、会意和仿音相结合的文字形态。

第7题:

简述鱼类卵巢和精巢的发育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卵巢分期:依据性腺的体积、色泽、卵子的成熟与否等标准,一般将卵巢分为6个时期。
Ⅰ期。卵巢紧贴在鳔下两侧的体腔膜上,肉眼不能分辨雌雄。只能见到一对透明呈淡肉色的细线。
Ⅱ期。为性腺正发育中的性未成熟或产后恢复阶段的鱼所具有。卵巢多呈扁带状,雌雄已能分辨。一般为肉色,固定后呈花瓣状,肉眼看不出卵粒,其表面已有微血管分布。
Ⅲ期。卵巢体积增大呈青灰色,肉眼已能分辨出卵粒,血管分布明显。多数卵细胞处于大生长期的卵黄积累阶段。
Ⅳ期。卵巢增大呈长囊状,占据腹腔大部分。卵巢膜出现粗血管,分布如网状。卵巢多呈淡黄色或深黄色。多数卵细胞处于大生长期的卵黄充满阶段。
Ⅴ期。卵巢松软,血管膨胀。卵子从滤泡中排出,透明如玉,粒粒分离,大量卵粒进入卵巢腔,处于流动状态。
Ⅵ期。产过卵不久或退化吸收过程中的卵巢。产过卵的卵巢有过分成熟而未排出的卵粒,可见白浊的斑点,卵巢腔表面血管充血,呈现淤血状,紫咖啡色。
精巢分期:根据精巢外形特征和组织结构,精巢也分6期
Ⅰ期。生殖腺不发达,呈细线状,透明,紧贴在鳔下两侧的体壁膜上,肉眼不能识别雌雄。
Ⅱ期。呈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管不显著,精囊(壶腹)形成,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束状。
Ⅲ期。呈圆杆状,粉红色或淡黄白色,表面具弹性,血管清晰可见。
Ⅳ期。呈乳白色,表面有皱纹。早期阶段压挤雄鱼腹部没有精液流出,但在晚期则能挤出白色的精液。
Ⅴ期。精巢丰满,乳白色。提起雄鱼头部或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
Ⅵ期。排精以后的精巢大大萎缩,细带状,淡红色或粉红色,挤不出精液。

第8题: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试分析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描述。


答案:
解析: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作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

第9题:

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
②调整时期(1960-1965);
③损坏时期(1966-1976);
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
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

第10题:

简述西方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西方的比较教育从产生、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7年到19世纪末,主要特点是研究考察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以期能够为本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作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
第二阶段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特点是注重联系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对象国的教育,因此也被称为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
第三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受到社会科学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广泛影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获得了空前丰富和发展,被称作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