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精矿的分解方法有哪些?

题目

钨精矿的分解方法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进行分析工作时,通常先要将试样分解,制成溶液。请问试样的分解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溶解法:采用适当的溶剂将试样溶解后制成溶液。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快速。根据选用的溶剂又分为水溶法、酸溶法、碱溶法、有机溶剂溶解法。
熔融法: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试样中的全部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根据所用熔剂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酸熔法(如焦硫酸钾或硫酸氢钾)和碱熔法(如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等)。
消解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无机元素需要采用的方法,常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常用硫酸、硝酸或混酸分解试样;干法,将试样置于蒸发皿或坩埚内,在空气中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分解、灰化,所得残渣用适当溶剂溶解。

第2题:

浓硫酸焙烧精矿时,焙烧时间是如何影响分解过程的?


正确答案: 焙烧过程固体产物为多孔物质,反应速度受化学反应控制,时间短,精矿分解不完全,时间长,易引起稀土硫酸盐分解,增加酸耗,并延长生产周期。

第3题:

球团矿生产对铁精矿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正确答案: 铁精矿的质量对生球、成品球团矿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球团矿生产对铁精矿的要求如下:
①粒度:适合造球的精矿小于0.044mm(-325目)部分应占60%~85%,或小于0.074mm(-200目)部分应占90%以上,比表面积大于1500cm2/g。细粒精矿粉易于成球,粒度愈细,成球愈好,球团强度愈高。但粒度并非愈细愈好,粒度过细磨矿时能耗增加,选矿后脱水困难。
②水分:水分的控制和调节对造球过程、生球质量、干燥焙烧、造球设备工作影响很大。一般磁铁矿和赤铁矿精粉适宜的水分为7.5%~l0.5%,小于0.044mm占65%时,适宜水分为8.5%,而小于0.044mm占90%时,适宜水分为11%,水分的波动不应超过±0.2%,且越小越好。
③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稳定及其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生产工艺过程和球团矿的质量,全铁含量波动小于±0.5%,二氧化硅含量波动小于±0.3%。

第4题:

烧碱法分解包头稀土精矿工艺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优点
⑴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控制。
⑵消耗原材料品种少,用量亦少。
⑶工艺废水较集中,易于处理和回收利用。
⑷无废气污染,废渣量较少,对环境污染较轻。
⑸产品质量稳定。
缺点
⑴对稀土精矿品位适应范围小,要求稀土含量高,REO>55%。
⑵废液排放及处理量大。

第5题:

在包头稀土精矿烧碱法分解工艺中,经碱分解后水洗液中主要成分有()、碳酸钠、氟化钠、磷酸钠。


正确答案:氢氧化钠

第6题:

简述稀土精矿碱分解工艺原理?


正确答案: 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酸盐,稀土磷酸盐和少量的萤石,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稀土氢氧化物,而磷,氟则生成可溶性的盐。

第7题:

浓硫酸高温焙烧分解包头稀土精矿工艺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优点
⑴对稀土精矿品位适应范围广,对REO35---60%的精矿均能处理。
⑵工艺连续性强,适合于大工业生产和易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
⑶主要杂质铁、磷、钍、钙等集中在浸出渣中,易于放射性防护和废渣处理。
⑷碳酸稀土废水可回收硫酸铵再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⑸产品质量稳定。
缺点
⑴废渣量大,需单独堆放和处理。
⑵所用设备多,投资大。
⑶尾气处理量大,尾气回收的混酸利用率不高,进一步回收提纯投资较大。

第8题:

分解固体试样有哪些方法?如何选用?


正确答案: 分解试样的基本要求是:试样必须完全分解,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的量不能变(不能引入,也不能损失),所用试剂及反应产物对以后的测定没有干扰。
分解试样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溶解法和熔融法。溶解法通常是按水、稀酸、浓酸、混合酸的顺序依次处理样品;酸不溶的样品再考虑用熔融法。
溶解法分解试样,操作简单、速度快,应尽先采用。酸溶解试样,大多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进行的。
熔融法分解试样,是利用酸性或碱性试剂与试样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如钠盐、钾盐、硫酸盐、氯化物等。由于熔融时反应物的浓度及反应温度都比用溶解法时高得多,所以该法分解试样的能力就更强。但由于熔融时要加入大量的熔剂(可达试样量的6—12倍),因而熔剂中的杂质就可能沾污试样,熔融时所用的坩埚也会被腐蚀。因此,尽管熔融法分解试样的能力比溶解法更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用溶解法分解不了试样时才改用熔融法。

第9题:

包头稀土精矿酸法分解工艺需要考虑()。


正确答案:铁磷比

第10题:

精矿配料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精矿配料的主要方法有容积配料法、重量配料法、化学成分配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