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由于更好的培训,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了。 (1)对劳动的需求会有

题目

假定由于更好的培训,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了。 (1)对劳动的需求会有什么变化? (2)均衡实际工资会有什么变化? (3)对该国经济的总就业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机械加工企业下设四个生产车间生产加工同种类型和型号的产品,并以人均产量评价劳动生产率。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间总产量占企业总产量比重最大的是甲车间
B.按工人级别来分,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中级工
C.该企业最应当加强对丁车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培训
D.只有丙车间的劳动生产率低于所在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比重比较,定位表格材料,加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则对各车间产量均舍后两位计算。甲车间总量为56+125+60=241,乙车间为60+104+88=252,整体量均为企业总产量,部分量最大则比重最大,即乙车间比重最大,错误。
B选项,现期平均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根据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产量/工人数可得,



高级工>中级工,错误。
C选项,现期平均数比较,定位表格材料,由A选项可知,甲、乙、丙、丁总产量分别为24100、25200、20700、20500,且四个车间人数均为100人(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丁车间总产量最低即劳动生产率最低,最应当加强,正确。
D选项,由C选项可知,丁车间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丙车间,若丙车间低于企业平均值,则丁车间必然低于企业平均值,错误。

第2题:

已知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平均工资增长了5.8%,企业直接工资费用占成本的比率为15%,由于直接人工费用变动为产品成本带来的降低率是()。

  • A、-1.3%
  • B、1.2%
  • C、1.4%
  • D、1.45%

正确答案:B

第3题:

影响产值的四个因素的顺序是( )。

A.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工人数

B.工时数、工人数、工日数、时劳动生产率

C.工人数、工时数、工日数、时劳动生产率

D.工人数、工日数、工时数、时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D
解析:相乘形成的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确定各因子的排列顺序,按照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的顺序排列,并且相邻排列的两因子合并起来具有经济意义。

第4题:

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
  • B、400元
  • C、520元
  • D、776元

正确答案:B

第5题:

内部劳动力市场最有可能存在如果()

  • A、工人不需求大量的企业专门的培训
  • B、工人跳糟对雇主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 C、筛选和招聘的成本相对低
  • D、工人生产率不随经验而提升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在职培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职培训可以分为一般在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
B.—般在职培训使劳动者对于所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
C.特殊在职培训只使劳动者对提供培训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
D.在职培训对于工人的知识学习来讲,是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在职培训对于工人的技能学习来说,是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而不是知识学习。

第7题:

受生产工人比重大小的影响,反映人员结构合理程度的是()

  • A、全员劳动生产率
  • B、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 C、非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 D、动态生产率

正确答案:A

第8题: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生产工人占全部人数比重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变化的影响,以下算式和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B.由于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C.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D.由于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比重变化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期比基期增加=


正确答案:BD

第9题:

现实生活中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的原因()

  • A、商品的供应满足不了需求
  • B、商品的供应超过需求
  • C、商品的价值量增加了
  •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由于劳动生产率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所以一个企业只要提高了它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其商品的社会价值。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