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和意义。

题目

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和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市学校的兴起、特征、管理及意义。


参考答案:

1、10~11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交往开始活跃,中世纪城市开始兴起。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兴的市民迫切需要学习经营工商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是原有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的,城市学校应运而生。
2、市民与领主和教会进行斗争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后,成立了主要由市民上层代表组成的市政府机关,由这种市政府机关管理的学校,就是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除宗教外,由基本的读、写、算和手工业、商业方面的专门训练。
3、城市学校的出现,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到15世纪,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这种学校,城市学校成为后来初等学校的基础。


第2题:

简述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参考答案:背景: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第3题: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正确答案:B
B【解析】1961年9月25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第4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A

第5题:

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和意义。


参考答案:

万隆会议标志第三世界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次大战后,亚非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55年4月18日,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的国际会议,反映亚非人民团结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和合作的精神。
不结盟运动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在贝尔格莱德诞生,提倡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各国人民日益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独立、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七十七国集团标志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关系。
1964年6月,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七十七国集团‘正式形成。其代表第三世界要求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为推进改革不公正、不平等的旧国际关系,推动南北对话和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等作出贡献。
从此后,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第6题:

中世纪大学兴起与意义。


参考答案:

在城市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及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中世纪大学。它是西欧教育文化发展中进步现象。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①他打破了过去主要以个人方式进行学术研究的传统。使学术研究成为团体的事业,使学术交流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②更为重要的是,中世纪大学开始突破教会教育、学术和思想的控制。
③中世纪大学的教育管理体制、学位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为西方近代大学奠定了基础。


第7题:

私学兴起的意义?


参考答案:

私学兴起时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从政事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各家各派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教育管理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后世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8题:

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第三世界作为国际关系中一支独立的力量已经形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各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

A.联合国的建立、东欧的剧变
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向多极趋势发展,影响并推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日本崛起和中国的强大。

第10题:

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第三世界作为国际关系中一支独立的力量已经形成。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