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吴某因打架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吴某认为处罚过重,拘留期间与民警发生争执,吴某不慎被殴伤致死,下列哪些人可以申请复议()A、吴某的妻子B、吴某的子女C、吴某的父母D、吴某的叔叔

题目

公民吴某因打架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吴某认为处罚过重,拘留期间与民警发生争执,吴某不慎被殴伤致死,下列哪些人可以申请复议()

  • A、吴某的妻子
  • B、吴某的子女
  • C、吴某的父母
  • D、吴某的叔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吴某因打架被某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吴某申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吴某认为处罚过重,在拘留执行期间与民警发生争执,吴某不慎被殴打致死。下列人员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吴某的学生

B.吴某的女友

C.吴某的父亲

D.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C

第2题:

吴某(女)16岁,父母去世后无其他近亲,吴某的舅舅孙某(50岁,离异,有一个19岁的儿子)提出愿将吴某收养。孙某咨询律师收养是否合法,律师的下列哪一项答复是正确的?

A:吴某已满16岁,不能再被收养
B:孙某与吴某年龄相差未超过40岁,不能收养吴某
C:孙某已有子女,不能收养吴某
D:孙某可以收养吴某

答案:D
解析:
【考点】收养关系的成立【详解】《收养法》第7条第1款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本题中,吴某与其舅舅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受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因此,选项A错误。本题中,孙某与吴某年龄相差虽然未超过40岁,但根据《收养法》第7条规定,不受年龄相差未超过40岁的限制,因此选项B错误。《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三十周岁。”《收养法》第8条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本题中,吴某与其舅舅孙某属于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且吴某为孤儿,因此也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选项C错误。孙某依法可以收养吴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第3题:

胡某流动在某乡镇无照经营,被市监局执法队员吴某发现,认定其无照经营。鉴于胡某初次经营,吴某遂口头作出罚款100元决定。胡某辩解营业执照放在自己家中,吴某认定其强词夺理,不听胡某陈述和辩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吴某当场作出该处罚决定合法;

B、吴某口头作出该处罚决定合法;

C、因吴某拒绝听取胡某陈述、申辩,该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D、吴某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参考答案:C

第4题:

吴某因打架被某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吴某申请行政复议后,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吴某认为处罚过重,在拘留执行期间与民警发生争执,吴某不慎被殴打致死。下列人员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吴某的学生
  • B、吴某的女友
  • C、吴某的父亲
  • D、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C

第5题:

吴某拖欠冯某借款5万元,冯某多次催要借款而吴某一直不给。在一次催要过程中,二人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冯某将吴某殴打致伤。区公安分局遂以冯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将冯某行政拘留10天。冯某不服区公安分局的拘留行为,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期间,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区公安分局可以暂停对冯某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区公安分局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市公安局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吴某若能找到担保人的,复议期间可以暂缓执行
D:吴某若能按规定缴纳保证金的,复议期间可以暂缓执行

答案:A,B,C,D
解析:
行政复议期间原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是行政复议的一项特殊规则。这是因为:(1)具体行政行为是代表国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所为的行为,因而具有效力先定的特权,一经作出即推定为有效,相对人必须服从或履行,不能随意否定。(2)出于维护行政管理活动的连续性,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的需要,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要得到执行。但是,任何法律规则都可能存在例外,为了防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规定,被裁决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属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暂缓执行。裁决被撤销或者开始执行时,依照规定退还保证金。因此,本题中,ABCD都为正确选项。

第6题:

2005年10月6日,吴某到厂长办公室要求分房。厂长刘某以要开会为由令吴某离开。吴某不从,刘某遂不耐烦,向外推吴某。吴某在后退中不慎将办公桌撞倒,打破茶杯。刘某见状大怒,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干警赶到后,不容吴某分辩将其带到北桥派出所。第二天,某市A区公安分局以吴某妨碍公务为由,对其做出治安拘留10日的处罚。吴某不服,提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维持原处罚决定。被处罚后,吴某仍然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理后依法撤销了A区公安分局的处罚决定。吴某据此判决要求公安机关赔偿损失,不料遭车祸身亡,家中有母亲、妻子、儿子和儿媳。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 66~70 问题。

第 66 题 治安拘留的性质是(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刑事强制措施

D.行政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A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故选A。

第7题:

甲地公安机关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吴某,但吴某已经逃至乙地,甲地公安机关决定到乙地去执行拘留,那么在执行程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A:应当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
B:应当通知乙地公安机关
C:拘留后的讯问时限从吴某被押解回甲地开始计算
D:应当通知吴某单位派人一起去乙地执行拘留

答案:B,C
解析:
【考点】异地拘留的程序。详解:《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可见,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公安机关是异地执行拘留的必经程序,可见,B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可见,出示拘留证是所有拘留的必经程序,而题干所问的是异地拘留的执行程序上的特别之处,故A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3条第3项的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可见,C项正确,D项于法无据,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

第8题:

吴某因打架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吴某认为处罚过重,在拘留期间与民警发生争执,吴某不慎被殴打致死。下列人员中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A.吴某的妻子

B.吴某的老师

C.吴某的学生

D.吴某的好朋友


参考答案:A

第9题:

吴某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吴某认为处罚过重,在拘留期间与警察发生冲突,被警察殴打致死。下列人员中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吴某的妻子 
  • B、吴某的子女 
  • C、吴某的父母
  • D、吴某的妻子、父母和子女作为共同诉讼人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可以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是()

  • A、吴某在看守所内的自残行为导致的人身伤害损失
  • B、吴某申请公安机关保护个人财产未得到保护而遭受的损失
  • C、吴某因不可抗力遭受的损失
  • D、吴某与公安局民警刘某因邻里纠纷被刘某殴打造成的人身伤害损失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