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地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400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估计为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为多少合适()A、6mB、7.5mC、5mD、8m

题目

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1.5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8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地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400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估计为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为多少合适()

  • A、6m
  • B、7.5m
  • C、5m
  • D、8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建筑场地修建一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F=210kN/m,基础埋深为0.5m,从地表起第一层为黏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82kPa,重度γ=18kN/m3,厚4.5m,其下为淤泥,经修正后的淤泥承载力特征值为faz=130kPa,则该条形基础宽度至少为(  )m时,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压力扩散角θ=23°)

A、1.1
B、1.2
C、1.3
D、1.4

答案:C
解析:
根据持力层承载力,初步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



取基础宽度为1.3m,该宽度满足持力层承载力要求。验算软弱下卧层: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值为:σcz=γ×4.5=18×4.5=81kPa,附加应力值为:



则σcz+σz=125.36MPa

第2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1.确定基础Ⅰ基底中心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

A. 183
B. 180
C. 160
D. 153

答案:A
解析:
基底附加压力为由土体自重以外的荷载对土体产生的压力,则基底附加压力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参考答案:C

第4题:

条形基础埋深3.0m,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200kN/m,为偏心荷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按地基承载力计算条形基础宽度时,使基础底面边缘处的最小压力恰好为零,且无零应力区,问基础宽度的最小值接近下列何值?(  )

A、1、5m
B、2、3m
C、3、4m
D、4、1m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条形基础宽2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地面下土层厚度及有关的试验指标见下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平均压力为1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软弱下卧层②进行验算,其结果符合下列哪个选项(  )


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B.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C.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D.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规定,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pz+pcz≤faz
①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确定地基承载力faz
粉砂的加权平均重度:γm=(1.5×20+1.5×10)÷3=15kN/m3。
基础宽度<3m,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z=fak+ηdγm(d-0.5)=70+1.5×15×(3-0.5)=126.25kPa
②基础底面处自重压力pc=20×1.5=30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1.5×20+1.5×10=45kPa
③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规定确定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
Es1/Es2=12/3=4,z/b=1.5/2.0=0.75
查表5.2.7(见题解表),插值得:地基压力扩散角θ为24°。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为



pz+pcz=78+45=123kPa≤faz=126.25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第6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2.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  )mm。

A. 36.1
B. 45.2
C. 60.3
D. 78.3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9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当存在相邻荷载时,应计算相邻荷载引起的地基变形,其值可按应力叠加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对基础Ⅰ:荷载面积为odea:长宽比为:l/b=1.5/1=1.5;对于Ⅰ中心o点,应为4倍荷载面积odea产生压缩量。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荷载面积为odgc-odfb:odgc长宽比为:l/b=5/1.5=3.3;odfb长宽比为:l/b=3/1.5=2;对Ⅰ中心o点,应为2倍荷载面积(odgc-odfb)产生压缩量。查附录K表可知,列表进行计算:



考虑基础Ⅱ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内土压缩量为:s′=45.2m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在对地下洞室进行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区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
B.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
C.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6~10m
D.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2/3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2.10条,详细勘察时,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山区地下洞室按地质构造布置,且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城市地下洞室的勘探点间距,岩土变化复杂的场地宜小于25m,中等复杂的宜为25~40m,简单的宜为40~80m。采集试祥和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

第8题:

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F=180kN/m,基础埋深d=1.0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80kPa,则该基础的最小底面宽度为(  )m。

A、1.08
B、1.10
C、1.13
D、1.21

答案:C
解析:
基础底面宽度应满足:



故该基础的最小底面宽度为:

第9题: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扩展基础底面积:某墙下条形扩展基础埋深1.5m,室内外高差 0.45m,中心荷载组合值7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基础底面宽度应为( )m。
A. 3.4 B. 3.6 C. 3. 8 D. 4.2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多层建筑物,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0m,埋深2.0m。拟增层改造,荷载增加后,相应于荷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160kN/m,采用加深,加宽基础方式托换,基础加深2.0m,基底持力层土质为粉砂,考虑深宽修正后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无地下水,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2kN/m3。荷载增加后设计选择的合理的基础宽度为下列哪个选项?

(A) 1. 4m
(B) 1. 5m
(C) 1. 5m
(D) 1. 7m


答案:B
解析:
【解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