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代谢控制发酵的定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代谢控制发酵的定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代谢控制发酵(Metabolic Control fermentation)


正确答案: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累产物,这种发酵形象地称为代谢控制发酵,最早在氨基酸发酵中得到成功应用。

第2题:

简述枯草杆菌BF-7658液体深层发酵生产α-淀粉酶的发酵控制。


正确答案: A种子制备:
孢子培养一般采用马铃薯培养基,于37℃下培养72h,使菌体全部形成孢子即为成熟。
种子培养维持罐温37℃,罐压0.5~0.8atm,10h后加大通风,当菌体处于对数生长期后期,立刻接种至大罐,种子培养一般14h左右。
发酵控制:温度37℃,罐压0.5atm,通气量0~12h控制0.5~0.6VVM,12h后控制在0.8~1.0VVM,发酵后期控制在0.9VVM。
发酵培养一般采用补料工艺,补料体积和基础培养基体积一般为1:3左右。从10h左右开始补加,一般前期、后期少,中期大,根据菌体的生长情况来调整。
当pH低于6.5,细胞生长粗壮时可酌减;当pH高于6.5,细胞出现衰老并有空胞时可酌增,发酵周期一般为40h。
提取:工业上回收α-淀粉酶一般采用硫酸铵盐析法。

第3题:

简述主发酵下酒的条件控制


正确答案:下酒的可发酵性糖
保留足够又不过剩的发酵糖并能在后发酵全部发酵。一般保留在后发酵中增加10%发酵度的糖类。
保留可发酵性糖太少→后发酵不充分→CO2不足→异杂味排除不彻底、生物稳定性差
保留过多可发酵性糖→发酵结束时残留较多糖→风味变差(甜、粘)、生物稳定性变差
下酒的温度
酵母自溶,破坏啤酒风味→低温后发酵
双乙酰高,后发酵时间短→高温后发酵
下酒的酵母细胞浓度
有了可发酵性糖和适宜的发酵温度,后发酵能否顺利进行,还必须依赖于有相当数量的活性啤酒酵母。
长时间后发酵,为了保持啤酒风味→低浓度酵母
加速双乙酰还原→提高酵母浓度

第4题:

简述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正确答案: (1)酸度;(2)酒精;(3)酵种;(4)温度;(5)氧气供应量。

第5题:

简述物质代谢的定义。


正确答案:生物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它包括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转运和物质在细胞内的中间代谢及其尾产物的排泄。

第6题:

简述发酵热的定义。


正确答案: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第7题:

代谢控制发酵


正确答案: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是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代谢控制发酵。研究内容: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规律,即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的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环境因素对代谢方向的影响以及改变微生物代谢方向的措施。

第8题:

简述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定义及关系。


正确答案: 初级代谢: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与生物生存息息相关,它涉及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其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高聚物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
次级代谢: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特定时期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其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毒素、激素、生物碱及色素等。
两者关系:初级代谢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前体物质和能量,次级代谢是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避免初级代谢过程中某种或某些中间体或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第9题:

为什么说谷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发酵是代谢控制发酵,生产中该怎样控制?


正确答案: 由于发酵所生成的产物—氨基酸,都是微生物的中间代谢产物,它的积累是建立于对微生物正常代谢的抑制。也就是说,氨基酸发酵的关键是取决于其控制机制是否能够被解除,是否能够打破微生物的正常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
控制途径:
①控制发酵的环境条件
②控制细胞渗透性
③控制旁路代谢
④降低反馈作用物的浓度
⑤消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
⑥促进ATP的积累,以利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10题: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代谢变化?应怎样控制确保发酵正常进行?


正确答案: 一初期(适应期):通过呼吸作用合成大分子物质和能量:菌体长大但不会分裂。基本不消耗糖;尿素被分解,放出氨,使pH稍有上升。
二对数生长期:菌体大量繁殖,耗糖速度加快;尿素被分解;应该注意及时补加尿素和调节pH;由于代谢活动放热,应注意降温。CO2增加,溶氧量下降,应适当提高风量。
三对数生长期的末期:要加大通风量,并及时加尿素,促进增殖型菌体向生产型转化,约需10-18h,耗糖与产酸相适应,继续加尿素,保证充分的氮源,适当提高温度,维持供氧。
四发酵后期:糖已耗尽,产酸增加,耗氧减少,活力降低,可适当降低风量,流加尿素少量为好,控制pH6.8-7.0。当残糖降到1%,将风量调至最低,促使中间产物向谷氨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