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中的数据传输也分为两种方式:阅读器向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称为下行链路传输;电子标签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称为(

题目
填空题
RFID系统中的数据传输也分为两种方式:阅读器向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称为下行链路传输;电子标签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称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EV-DORev.B最大可提供()Mbps前向链路数据传输速率,()Mbps反向链路数据传输速率。

A.1.8,3.1

B.3.1,1.8

C.9.3,5.4

D.5.4,9.3


参考答案:C

第2题: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中的“非对称”指( )。

A)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不相等

B)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C)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相等,但占用频带/不同

D)上行数据线和下行数据线粗细不相等


正确答案:A
(3)A) 【解析】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利用一对双绞线为用户提供两个方向上不对称的数据传输,也就是下行(端局到用户)的传输速率可达6Mbps,上行(用户到端局)的传输速率可达 144kbps或384kbps。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在线路频谱的底频段传送话音,高频段传送数据,实现了电话与数据传输互不干扰,特别适合因特网的接入。

第3题:

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错误的要求是()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电子标签具有微波通信功能和()。



A.信息存储功能
B.参数管理功能
C.数据传输管理功能
D.系统初始化功能

答案:A
解析:

第5题: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中,“非对称”的含义是______。

A.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不相等

B.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C.上行数据线和下行数据线粗细不相等

D.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和下行数据传输速率相等,但占用频带不同


正确答案:A
解析:ADSL利用现有的一对双绞线为用户提供两个方向上不对称的数据传输,即下行(端局到用户)的传输速率可达6Mbps,上行(用户到端局)的传输速率可达“4Kbps或384Kbps。ADSL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路频谱的低频段传送话音,在高频段传送数据,实现了电话与数据传输互不干扰,特别适合于因特网的接入。

第6题:

各种网络在物理屋互连时要求()。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相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正确答案:A

第7题:

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 )。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正确答案:A

第8题:

LTE最大可提供()Mbps前向链路数据传输速率,()Mbps反向链路数据传输速率。

A.40,90

B.90,40

C.>100,>50

D.>50,>100


参考答案:C

第9题: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中的“非对称”是指( )。

A.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B.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小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C.上行数据传输速率不等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

D.上行数据传输速率等于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但占用的频带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利用一对双绞线为用户提供两个方向上不对称的数据传输,也就是下行的传输速率可达6Mbit/s,上行的传输速率可达144kbit/s或384kbit/s。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路频谱的低频段传送话音,高频段传送数据,实现了电话与数据传输互不干扰,特别适合因特网的接入。

第10题:

论述RFID技术中,影响数据传输距离远近的因素。


正确答案: 在RFID技术中,影响数据传输距离远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要因素是载波信号与标签中数据信号的强度,载波信号的强度受阅读器功率大小控制,标签中数据信号的强度由标签自带电池功率(主动式标签)或标签可以产生的电能(被动式标签)大小决定。一般来说,阅读器和标签的功率越大,载波信号和数据信号越强,数据能够传输的距离越远。无线电波在空气介质中传播,随着传播的距离越来越远,信号的强度会越来越弱。从理论上说,无线电波的衰减程度与传输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在系统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达到数据传输的距离而无限制地提高阅读器和标签的功率,因为与载波频率的选择一样,无线电波的功率是受到政府的管制的。
(2)除了系统功率影响数据传输的距离外,空气介质的性质和数据传输路径也显著影响数据传输的距离。空气介质的性质包括空气的密度、湿度等性质。一般来说,采用的载波频率越高,由于空气性质的不同对数据传输距离的影响越明显。空气的湿度越大或者是空气的密度越高,介质对无线电波的吸收越严重,数据传输的距离就越小。
(3)如果数据传输路径中有许多障碍物,也会显著影响数据传输的距离,因为无线电波碰到障碍物时,物体一般都会对无线电波产生吸收和反射。考虑到空气的性质和数据传输中经过障碍物,无线电波衰减的程度有时可以达到与传输距离的四次方成正比。影响数据传输距离的因素还包括,发射、接收天线的设计和布置,噪声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