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当有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并符合()。

题目
多选题
矿山应当有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并符合()。
A

每个矿井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有足够的风量

B

相邻矿井之间根据防水的需要预留安全隔离矿柱

C

矿井地面和井下应布置防水、排水系统

D

矿井地面和井下应有综合防尘措施

E

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应采用前进式采矿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的事项。

A、事故应急措施

B、防止职业危害

C、安全技术措施

D、职业危害申报


答案:B

第2题:

矿山应当有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并符合()。

A.每个矿井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有足够的风量
B.相邻矿井之间根据防水的需要预留安全隔离矿柱
C.矿井地面和井下应布置防水、排水系统
D.矿井地面和井下应有综合防尘措施
E.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应采用前进式采矿方法

答案:A,C,D
解析:

第3题:

( )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

A.矿井安全出口

B.矿井通道

C.矿山运输设施

D.矿山索道


正确答案:C

第4题:

根据《矿山安全法》,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进行生产,并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但不包括以下( )。

A.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B.消除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
C.职工的安全培训
D.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其他技术措施

答案:B
解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30日发布)第四十二条 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进行生产,并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列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①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选项A正确);②预防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选项B错误);③职工的安全培训(选项C正确);④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其他技术措施(选项D正确)。

第5题:

(2012年)根据《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讯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

A.每个矿井必须有三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B.矿井通讯设施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与外界相通
C.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D.矿山运输设施必须能够安全正常运行并预防事故

答案:A
解析:
根据《矿山安全法》第10条: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第十一条: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讯设施。矿山运输设施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

第6题:

矿山应当有的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的基本要求包括( )。

A.每个矿井有独立的采用机械通风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有足够的风量
B.矿井的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和各个采区(盘区)至少有一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出口相通
C.矿井必须设置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
D.有更衣室、浴室等设施
E.开采放射性矿物的矿井,应采用后退式回采

答案:A,C,D,E
解析:
P266-268
矿山应当有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每个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矿井的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和各个采区(盘区)至少有两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出口相通。(2)每个矿井有独立的采用机械通风的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有足够的风量;但是,小型非沼气矿井在保证井下作业场所所需风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自然通风。(3)井巷断面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设备的安装、维修及施工需要。(4)井巷护和采场顶板管理能保证作业场所的安全。(5)相邻矿井之间、矿井与露天矿之间、矿井与老窑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隔离矿柱。矿山井巷布置留有足够的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矿柱或者岩柱。(6)露天矿山的阶段高度、平台宽度和边坡角能满足安全作业和边坡稳定的需要。船采沙矿的采池边界与地面建筑物、设备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7)有地面和井下的防水、排水系统,有防止地表水泄入井下和露天采场的措施。(8)溜矿井有防止和处理堵塞的安全措施。(9)有自然发火可能性的矿井,主要运输巷道布置在岩层或者不易自然发火的矿层内,并采用预防性灌浆或者其他有效的预防自然发火的措施。(1 0)矿山地面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的规定。矿井有防灭火设施和器材。(11)地面及井下供自己电系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 2)矿山提升运输设备、装置及设施符合下列要求:1)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以及保险链有足够的安全系数;2)提升容器与井壁、罐道梁之间及两个提升容器之间有足够的间隙;3)提升绞车和提升容器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4)电机车、架线、轨道的选型能满足安全要求;5)运送人员的机械设备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6)提升运输设备有灵敏可靠的信号装置。(13)每个矿井有防尘供水系统。地面和井下所有产生粉尘的作业地点有综合防尘措施。(1 4)有瓦斯、矿尘爆炸可能性的矿井,采用防爆电器设备,并采取防尘和隔爆措施。(15)开采放射性矿物的矿井,符合下列要求:1)矿井进风量和风质能满足降氡的需要,避免串联通风和污风循环;2)主要进风道开在矿脉之外,穿矿脉或者岩体裂隙发育的进风巷道有防止氡析出的措施;3)采用后退式回采;4)能防止井下污水散流,并采取封闭的排放污水系统。(16)矿山储存爆破材料的场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7)排土场、矸石山有防止发生泥石流和其他危害的安全措施,尾矿库有防止溃坝等事故的安全设施。(1 8)有防止山体滑坡和因采矿活动引起地表塌陷造成危害的预防措施。(1 9)每个矿井配置足够数量的通风检测仪表和有毒有害气体与井下环境检测仪器。开采有瓦斯突出的矿井,装备监测系统或者检测仪器。(20)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设施和通信设施。(21)有更衣室、浴室等设施。

第7题: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接到死亡事故或者一次重伤4人以上的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报各自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B.发生伤亡事故,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可不作出标志,知道即可
C.矿山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矿长或者有关主管人员
D.矿山应当有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安全设施
E.矿山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必须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d内结束,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

答案:A,B,E
解析:
P219-222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 h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8题: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 )。

A.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B.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性意见;

C.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方案;

D.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规划;。


正确答案:A

第9题:

根据《矿山安全法》,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进行生产,并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不包括( )。

A.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B.消除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
C.职工的安全培训
D.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其他技术措施

答案:B
解析:
《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条件进行生产,并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下列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①预防矿山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②预防职业危害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③职工的安全培训;④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的其他技术措施。

第10题:

根据《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规定,下列对矿井安全出口和运输通信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中,不属于强制要求的是()。

A.每个矿井必须有3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
B.矿井通信设计可以有所不同但必须与外界相通
C.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D.矿山运输设施必须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并预防事故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对《矿山安全法》强制要求的考查。《矿山安全法》规定,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矿山运输设施是保证矿山开采的运送传输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对于正常生产和预防事故必不可少。由于各类矿山的运输通信设施有所不同,法律对此的最低要求是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信设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