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立法取得了哪些进展?

题目
问答题
我国卫生立法取得了哪些进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有效控制了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一贯坚持和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特别是2003年“非典”之后,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同时,我国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对儿童普遍实行免疫规划,免费疫苗接种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
二是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三项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经覆盖2亿多城镇职工、1亿多城镇居民和8亿多农村居民。同时,我国不断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三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由17.0万家增加到29.8万家,其中医院19852家,乡镇卫生院39876家;病床床位由204万张增加到370万张;卫生人员由310万人增加到590万人。此外,有村卫生室61.4万个,乡村医生88.2万人。同时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控制和疑难杂症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服务体系,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8%的市辖区和93%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四是不断完善医药生产、流通、监管体系。1978年~2006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药品品种、数量和质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医药商业企业约12万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药服务。全国共有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机构近2700个,技术机构约1000个,监管人员6.4万人;建立了农村药品监督网和药品供应网,农民用药更加安全、方便、便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
五是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1978年的68.2岁增加到目前的73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4.7/10万降低到2008年的34.2/10万,下降63.9%;婴幼儿死亡率由1981年的34.7‰降低到2008年的14.9‰,下降57.1%。这些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有些地区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2题:

关于卫生立法依据的理解正确的包括()

  • A、宪法是卫生立法的法律依据
  • B、我国现阶段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卫生立法的科学依据
  • C、卫生方针、政策是卫生立法的政策依据
  • D、国外的立法成果也是我内的卫生立法依据之一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参考答案:(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8)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第4题:

资产阶级维新派诗人的“新派诗”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正确答案: 资产阶级的新派诗,是在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新学之诗”遭到失败之后,在资产阶级“诗界革命”的理论指引下,才逐渐走上正途的。这种新派诗在下述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第一,在诗歌的内容方面,扩展了诗歌的题材范围,以诗纪述时事、人物,评说国政,吟咏历史,描摹中外山川景物、民俗风情等,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增强了时代气息。
第二,在诗歌形式方面,一部分新派诗冲破了传统诗歌格律的束缚,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推动传统诗歌形式向现代新诗过渡,有一些新派诗可以说初步具备了现代诗的雏形。
第三,在诗歌语言方面,新派诗作者主张以新事物、新名词入诗,不避方言俗谚,这种主张也造成新派诗在文字方面的通俗化趋势。

第5题:

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正确答案: 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从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上海开展个人消费信用信息服务试点开始起步的。2004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数据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6年1月,该数据库建成并正式全国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近6亿自然人的信息并为他们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1亿人有与银行进行信贷交易的记录。该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级信贷营业网点,一个人,无论是在哪个地方的哪家金融机构借的钱,其相关信息都会被收录在这个数据库中;无论想找哪一家金融机构借钱,不管是在北方的黑龙½,还是在南方的海南,这家金融机构都能查到您的信用记录。截至2007年年底,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为各金融机构累计提供了超过1亿人次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而这一数据是逐渐累积起来的,2007年最后一个月,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平均日查询量为30多万笔,其中最高一天近60万笔,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大约有60万人次的信用记录被查询,而这60万人次中,可能就有您,想想它的影响力吧!
征信相关制度建设有了新进展。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授权查询、限定用途、保障安全、查询记录、违规处罚等措施,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障了个人信用数据库的规范运行。
征信概念开始走进百姓生活。中国人民银行从2005年起面向大学生、普通借款人及社会公众等群体持续开展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在这项工作的推动下,全社会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征信,开始主动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关注自己的信用状况。

第6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哪些成效()。 ①普及教育的步伐大大加快 ②义务教育均衡取得进展 ③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④德育工作实效加强 ⑤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D

第8题:

我国消费者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参考答案:

(1)逐渐唤醒了我国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起了“消费者是上帝”的观念。(2)开展了一系列商品服务质量监督活动和打假活动。(3)积极受理消费者的投诉,解决了消费者投诉无门的问题。(4)促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工作。(5)积极参加国际消费者运动,加快与国际的接轨。


第9题:

我国卫生立法取得了哪些进展?


正确答案: 1982年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新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健康权益,也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红十字会法》、《食品安全法》等10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药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护士条例》等38件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了200多件部门规章,我国的卫生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卫生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相关产品管理、医疗保障等法律制度组成的卫生法律体系初步建成,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10题:

我国卫生立法的基本特征?(5点)


正确答案: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维护社会主义的卫生工作方向,确保卫生事业的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公益福利性质
3、防止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和健康危害
4、全社会广泛参与,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机构、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