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含氮量几乎是恒定的,平均含氮量为(),只要测出蛋白质含氮量,乘以(),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题目
填空题
蛋白质的含氮量几乎是恒定的,平均含氮量为(),只要测出蛋白质含氮量,乘以(),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测定食物中的蛋白质含氮量()6.25即为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A.减去

B.乘以

C.加上

D.除以


答案:B

第2题:

各种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约为( )。


正确答案:C

第3题: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出某肉类制品含氮量为4%,其蛋白质含量为

A、20%

B、25%

C、30%

D、35%

E、40%


参考答案:B

第4题: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多少?如何根据测出的含氮量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正确答案: 蛋白质主要有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P,还有些蛋白质含有Fe、Cu、Mn、Co、Mo和I等。N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值为16%,所以只要测定生物样品的含氮量就可以大致算出其蛋白质含量:
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X6.25,式中6.25是16%的倒数,为1克N所代表的蛋白质的量(克)

第5题:

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是(),共有()种。


正确答案:16%;L-α-氨基酸;20

第6题:

由于蛋白质不容易提取,一般根据其主要成分——氮的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目前被定为国家标准的是凯氏定氮法,原理很简单: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用强酸处理样品,让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测定氮的含量,就可以算出蛋白质含量。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约16%,根据国家标准,把测出的氮含量乘以6.38,就是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含氮量高达66%,只要往原奶中掺入少量三聚氰胺,原奶的蛋白质含量都会“显著提高”,这便是其“蛋白精”之称的由来。

对本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凯式定氮法是用来测量蛋白质含量的一种原理简单的方法

B.三聚氰胺之所以被称为“蛋白精”是因为其能够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

C.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应该为牛奶蛋白质的含氮率乘以6.38

D.较高的含氮量是三聚氰胺最大的优点


正确答案:A
细节判断题。根据文段内容,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氮的含量来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A项说法正确;三聚氰胺之所以被称为“蛋白精”是因为它的含氮量高,通过含氮量推测出来的蛋白质含量也会提高,但实际上蛋白质的含量并未提高,B项说法错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应该为牛奶的氮含量乘以6.38,C项说法错误;较高的含氮量并非三聚氰胺的优点,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第7题:

关于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叙述正确的有()。


A.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16%
B.在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于16g蛋白质(即16%×100),其折算系数为16
C.在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
D.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E.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答案:A,C,D
解析:
ACD 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16%。因此在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只要测定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算出其中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第8题:

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等于食物中的含氮量乘以()

A.8.25

B.7.25

C.6.25

D.5.25


本题答案:C

第9题:

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的相对量?如何根据蛋白质的含氮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正确答案: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颇为接近,平均为16%,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就可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常用的公式为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克%)═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6.25×100。

第10题: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所以将凯式定氮测值乘以6.25作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 A、6.25%
  • B、16%
  • C、25%
  • D、84%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