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发酵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控制溶氧?

题目
问答题
请说明发酵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控制溶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溶氧浓度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


正确答案:大部分工业微生物需要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培养这类微生物需要采取通气发酵,适量的溶解氧可维持其呼吸代谢和代谢产物的合成。,对决大多数发酵来说,供氧不足会造成代谢异常,降低产物产量。因此,保证发酵液中溶氧和加速气相、液相和微生物之间的物质传递对于提高发酵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发酵液的溶氧浓度,是由供氧和需氧两方面多决定的,也就是说当发酵的供氧量大于需氧量,溶氧浓度就上升,反之就下降。因此要控制好溶氧浓度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在供氧方面主要是设法提高氧传递的推动力和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值,如可调节搅拌转速或通气速率来控制供氧;发酵液的需氧量受菌体浓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发酵液的摄氧率随菌浓增加而按一定比例增加,但是氧的传递速率随菌浓的增加呈对数减少。因此可通过控制最合适菌体浓度来控制需氧量。在工业生产中还可通过调节温度,液化培养基,中间补水,填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溶氧水平。

第2题:

在某一产品的发酵过程中,我们发现发酵罐中的溶氧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突然发现溶氧升高并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说明(),此时,我们应该进行()操作。


正确答案:某种营养物质已经消耗完;补料

第3题:

发酵过程中一类是不可以直接采用特定的传感器监测的参数有()。

  • A、搅拌功率
  • B、发酵液粘度
  • C、呼吸商
  • D、溶氧浓度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溶氧的变化。


正确答案: 1.正常变化规律
前期:菌体大量繁殖,需氧量不断上升,如果供氧不足,就会造成溶氧量的下降。
产物合成期:与生长阶段相比,需氧量有所下降,溶氧水平上升,且比较稳定,此时往往需要工艺控制溶氧水平。
后期:由于菌体衰老,需氧量下降,溶氧水平上升。
2.异常变化
异常下降原因
(1)好气性杂菌的污染
(2)菌体代谢异常
(3)设备控制故障(如"闷罐"一罐排气封闭)
(4)消泡油过量
异常上升原因
(1)菌体代谢异常
(2)烈性噬菌体的污染

第5题:

发酵过程中一类是可以直接采用特定的传感器监测的参数有()

  • A、温度、压力、搅拌功率、细胞生长速率
  • B、泡沫、发酵液粘度、呼吸商、pH
  • C、离子浓度、产物合成速率溶解度、溶氧浓度
  • D、转速、浊度、基质浓度、发酵液粘度

正确答案:D

第6题:

在发酵过程中,利用pH电极连续测定发酵液中()的变化,溶解氧可采用溶氧电极来检测。


正确答案:pH值

第7题:

好氧发酵过程中,其限制性因素是()。

  • A、溶氧速率
  • B、黏度过大
  • C、搅拌功率
  • D、搅拌速率

正确答案:A

第8题:

请说明发酵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控制溶氧?


正确答案:(1)改变通气速率;(2)改变搅拌转速;(3)改变气体组成中的氧分压(如通纯氧);
(4)改变罐压(即改变氧的分压P,以提高C*);
(5)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
加消沫剂、补加无菌水、改变培养基的成分等以改善通气效果。
(6)加入传氧中间介质
血红蛋白;烃类碳氢化合物(如石蜡、甲苯等);含氟碳化物。

第9题:

对于通气发酵罐,提高罐压,可使饱和溶氧增大,从而使溶氧速率提高,在大多数发酵进行过程中,罐顶压强取0.15MPa最好。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发酵过程中怎样控制溶解氧?


正确答案: 溶氧浓度决定因素:供氧和需氧两方面。
供氧方面:1.调节搅拌转速2.调节通气速率
需氧方面:1.菌体浓度和菌龄2.基质种类和浓度以菌浓影响最明显。3.培养条件
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基质浓度。